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

2020個人電影回顧:十大及其他

 


2020年是混亂到不行的一年。年初爆發武漢肺炎之後,一切事物好像都被攪爛。重新排列組合的過程,無盡漫長。全球電影業受到的衝擊應可排在航空旅遊業之後,串流順勢成為主流。眼看病毒變種,疫苗仍未能通過考驗,明年能不能在大螢幕上看到今年沒能看到的片(《黑寡婦》之類),都還不確定。

在這種狀況下,個人今年院線、串流新片加上老片(可能串流或借DVD看的),大約看了一百多部。總數跟前幾年差不多,但新片比例相對低很多,排年度十大的時候,發現必須把去年底上映(但我今年才看,所以未列入去年十大)的片《南方車站的聚會》與《兔嘲男孩》加入才能列滿。

選擇的標準,如同往年,並非依據電影在客觀上拍得好不好,而是個人有沒有愛。Netflix的片今年也算是看得不少,但相對去年年底一波好片,今年Netflix最終只有(似乎很冷門)紀錄片《我的章魚老師》有打中我(卡司強大的《神棄之地》和《芝加哥七人案》都算好看,可就是回想起來,並沒有令我特別難忘之處)。如果不將去年底上映的兩部片加入的話,遞補上位的應該會是年初在院線看的《紳士追殺令》與用catchplay+看的《吞噬》(不過愛度終究是有落差,所以還是決定這兩部留作遺珠)。

以下是我年度十大的片單:

1.南方車站的聚會

2.兔嘲男孩

3.真實

4.謊話情人

5.絕命大平台

6.隱形人

7.天能

8.消失的情人節

9.同學麥娜絲

10.我的章魚老師(netflix)

十部剛好都有寫心得,就不另加說明。比較想補充的是,今年看了幾部影集(以前幾乎無法獨自追影集)和不少紀錄片。影集方面,被推薦很久卻一直沒看的《核爆家園》,今年終於因為catchplay+和HBO合作,讓我順利追完。真的非常好看,成功燃起我消失已久的歷史魂。另外也難得跟了風,看了從英國紅過來的《正常人》與安雅泰勒喬伊主演的《后翼棄兵》。不過,個人更愛的卻是(在台灣討論度極低)《鬼入侵》的姐妹作《鬼莊園》。

紀錄片方面,Netflix的《美國工廠》、《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 、《極簡主義:紀錄生命中的重要事物》、《請服藥》、《體操A 級醜聞》令我見識到美國非凡的自省能力。台灣的紀錄片則頗被陳芯宜導演拍編舞家林麗珍的《行者》、黃信堯拍他老同學的《唬爛三小》以及前幾年拿了金馬卻引起軒然大波的《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所打動。

今年因為沒那麼多片可以放,電影院放了很多經典重映。我大概是老了,幾乎沒有去看修復重映的電影,但宅在家中,還是看了些覺得值得的片,在此略略一提:《邁耶維茨家的故事 (全新增訂版)》、《燃燒烈愛》(看完想追李滄東的片,但莫名就一年過去,都還沒有開追)、《燦爛時光》(室友推薦,史詩級電影)、《睡著也好醒來也罷》(雖然因戲外因素而囧囧,但電影本身深具魔性,令人難忘)、《良種動物》(安雅啊啊)、《一日一生》、《人魔》、《禁入廢墟》、《勇敢復仇人》、《深入絕地》(後四部是室友帶看,各有各的獨特處)。

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十二月觀影記錄:《搖滾變色龍:大衛鮑伊》&《初心》


 不是我在偷懶...

十二月我真的只看了兩部片。
一部是紀念大衛鮑伊的傳記片(本來有波,但後來覺得太廢,刪了文。總之就是拍的很好,但我太不懂還是閉嘴少說話XD);一部是Netflix本週上架的江振誠紀錄片《初心》。老實說,我感覺兩部的目標觀眾應該都不是一般影迷,而是兩位主角的粉絲。
我個人不看電視,不懂流行潮流,不懂吃穿品味,音樂聽得很偏(也很不是很懂地亂亂聽),傳記(無論是文字的傳記或是影像的傳記)也不是太有在看,所以對我來說,兩片都是長知識(了解那些有名的人到底是怎樣的人)。
給粉絲的片,難免有點瀘鏡感,一切奇怪或美麗,在我看起來都少了點真實。但兩部片都算是好看,不單是讓我多認識了他們(相信只是非常皮毛的),也讓我多了解世界一些。就此結果來說,甚好。
關於《初心》,我最喜歡的畫面不是電影核心的餐廳種種,而是在士林廟口一攤一攤吃的江振誠日常(一方面因為那是姐姐和我之前住過的地方,一方面因為那是我所認識的平凡生活真實樣貌)。



2020年12月12日 星期六

值得一看的奇片-殺戮荒村Bacurau

 


一波多折終於看完了《殺戮荒村》。在網路上看到很多人都是去年金馬影展上看這部片,但印象中它正式上映時間應該是今年前幾個月,然後在最近慢慢出現的年度十佳(或二十、五十佳之類)中,又見到它的身影。

看《殺戮荒村》預告的時候,沒辦法很明確它是什麼樣的片。沒想到正片整部看完還是不確定它到底是什麼片。

在設定上,它發生在近未來的巴西一個偏邊的小村落;形式上,它有頗為復古的視覺,像是翻頁一樣去換場景、像是飛碟這樣的東西,甚至是人物特寫時四週的景像是做得很不真的特效等;劇情上,故事好像沒有進展得很快,一開始主要演村民日常生活、對抗綠市市長等,接著有人死了,另一條線才正式浮出來,有一群人把這個村子消失,似乎是想要像打真人遊戲一下把全部村民都解決。細節其實也沒有交待得十分清楚,兩方在最後二十分鐘才交峰。最後的結局,甚至讓人感覺故意留了個尾巴(可以拍續集?)。

這故事有什麼寓意或是讓人想到什麼有名的電影之類的討論,都是我爬文時才知道。看的時候,我覺得對電影裡的一切非常陌生,對劇情有點摸不著頭絮,一直很認真想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完全沒想到其他電影,也沒想到什麼寓意。看完回頭爬文,發現很多人都整理出很多有意思的觀點。我自己是想不出什麼(對巴西太不熟),但覺得喜歡怪片、或喜歡看完電影讀些影評的人,可以看看這部。

而老實說,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後字幕出現:拍攝期間增加了八十個工作機會。

如果說這是魔幻寫實,那我想只有這句話是真寫實。而其他的魔幻都建立在這個寫實面上。

2020年11月29日 星期日

阿堯宇宙中的《沈沒之島》(Taivalu)

 


昨天在catchplay+上「紀錄片」分類有什麼好看的時候,看到了黃信堯這部2011年的《沈沒之島》(正確片名應是「沈ㄕㄣˇ沒ㄇㄟˊ之島」)。今年金馬看了《唬爛三小》、院線看了《同學麥娜絲》,所以有點想看看阿堯導演拍一般紀錄片會是怎樣。

結果《沈沒之島》依然是那個我們熟悉的阿堯,鏡頭上認真凝視社會、旁白卻要你換個腦袋去思考(既是一種戲謔的幽默,又是在引導你「不要只是看,不去想」的力量)。

影片從阿堯要去拍太平洋上的小島國吐瓦魯(一個被聯合國宣告在不久的將來,會因全球暖化而第一個消失的國家)出發,一面看著吐瓦魯,一面對照著台灣。吐瓦魯和台灣一樣的是島國,一樣面對全球暖化的危機,但兩者有更多不一樣的地方:前者是仰賴世界各國經濟支援而生存、人口只有一萬一千人左右的國家:後者是我們生活的這塊已經工業化卻在國際上定位不明的國家。 

我很喜歡貫串整部紀錄片的「挪亞方舟」的故事。吐瓦魯居民大部分是基督徒,對大部分的島民來說「全球暖化造成海平面上升」是外面傳進來的事,他們相信「《聖經》創世裡上帝給挪亞的應許」,但影片接近結尾的地方卻有一位在當地教會工作的人說:「上帝是給挪亞應許沒有錯,但挪亞沒有承諾過什麼。今日我們面臨的全球暖化與海平面上升的問題,是我們人類造成的。」

《沈沒之島》裡阿堯去到遙遠的吐瓦魯尋找「海平面上升的證據」同時反思「台灣現況」,但我作為觀眾,卻再次想起以前研究所時老師跟我們說寫論文要像「一沙一世界」那樣去寫的教導。隨著阿堯導演的鏡頭和旁白,我們去了一趟吐瓦魯,回頭看過台灣南部的水災、地層下陷與人工沙灘,再看到在兩根金屬柱上建立的國家。這些場景是沙,我們從中間看到了「世界」,人類建造出的世界。

 原本只是想看看在《唬爛三小》與《大佛》之間的阿堯導演拍了什麼樣的紀錄片,沒想到看到了「世界」。如果阿堯導演有宇宙,那麼我想那宇宙不僅是他獨有的台語旁白,而是由他鏡頭和旁白帶出「看與聽」的能力。

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

Netflix紀錄片《我的章魚老師》(My Octopus Teacher)


 差一點就要成功攻破我淚腺的《我的章魚老師》。

因為孫得欽在臉書上推薦,室友問我要不要一起看。原本是想說在地獄週結束的時候看點輕鬆的東西(想說netflix紀錄片應該都是滿輕鬆的吧...),結果大誤。

這是一個只能看不能轉述的故事,就像明明看過孫得欽的推薦文,但在開看時對這片到底會說什麼一點印象也沒有。其實很少看這種自然類的紀錄片,因此完全不曉得同主角一起進入美麗海洋(不會游泳的我一輩子也不可能親眼看到如此美景吧)是怎樣的一件事。

海洋太美,章魚老師充滿智慧。在紀錄片快結束的時候,室友說想到章魚應該會想到殺老師吧?

在他說之前,我完全沒想到,可經他一說,心裡就滿滿的吶喊:是啊,殺老師不就一直是章魚的形象嗎?我愛章魚老師啊!嗚嗚嗚。


2020年11月21日 星期六

無常,再加上幻滅-同學麥娜絲Classmates Minus

 


#心得微雷

#未看勿入

《同學麥娜絲》行銷做得厲害,跟朋友早早約好上映第一週就一起衝去看。因為此次在金馬影展看了《同學麥娜絲》的原型《唬爛三小》,因此看完出來第一時間,朋友就問我:兩部都看過的我覺得有什麼差嗎?

我想了一下,就說:《唬爛三小》是2005年的作品,《同學麥娜絲》感覺是它的後傳,但又呈現的方式卻又完全不是後傳。粗略來說,我覺得《唬爛三小》講的是人生的「無常」,《同學麥娜絲》也講「無常」,但在「無常」之後,還有「幻滅」。

《唬爛三小》是紀錄片,故事是從阿堯角度去拍同學,原本只是練習,但因著一位同學忽然過逝而興起把那些錄像剪輯成紀錄片的念頭,後來又拍了幾年,最終剪出了《唬爛三小》,一個人拍、剪成片,沒有配樂,卻讓人驚嘆地真實,直擊我們的日常與現實。同學們常聚的茶店、沒什麼目標和意義的聊天(大部分在唬爛),在各自生命的路上或是順或是逆,都還能回到同學身邊。即便忽然之間其中一位的生命被奪去,同學們還是可以好好地送他。

《同學麥娜絲》以偽紀錄片、真劇情片的方式呈現。角色並非延續《唬爛三小》(如同阿堯啊導演在《唬爛三小》金馬映後所說,《同學麥娜絲》的角色工作或設定可能跟他同學相似,但實際上是他重新寫過的角色,為的就是不要讓大家把角色直接連結上他同學),但故事的主弦律卻給同時看過兩部的我一種連續感(事實上,《同學麥娜絲》前三分之一的部分,算是回顧了《唬爛三小》令人最印象深刻的畫面和情節)。《唬爛三小》呈現二、三十歲時人生遭遇的荒謬與挫折,《同學麥娜絲》則再往後推到可能三、四十歲,從同學們(或者加上阿堯啊導演自己)的命運去看人生,看到的是年輕時對「人生想像」的幻滅。

看完可以明白為什麼《同學麥娜絲》四位主角都報了男配(因為戲分真的很平均),也可以理解為什麼鄭人碩和納豆會被更多注意到(雖然劉冠廷的角色被寫得也很棒,但感覺導演還是把最好的戲給了納豆,而看過《唬爛三小》的人會明白那有多合理)。

同行朋友問我會不會覺得電影拍得有點發散,我想了一下說:看的時候沒有感覺它發散。可能是因為它偽紀錄片的形式,讓我覺得很順,但被她問時回想,確實會感覺到故事沒有那麼集中火力,以致於看完會覺得後座力沒有預期的強(主要可能還是有與《大佛普拉斯》作比較的關係)。演員的部分非常棒,除了銘添與特助那一段咖啡戲我完全無法(覺得拍這麼長令人不耐)外,大部分角色都令我感受到導演和演員對角色的愛和投入。

鍾導(中島長雄)這次的攝影難得沒有特打中我(一直很喜歡鍾導的攝影風格),配樂則是完全開啟同行朋友的粉絲濾鏡(但因為我此前沒有接觸過濁團,所以開不起來)。不曉他們今年金馬會有什麼展獲,但無論如何,都希望票房可以漂亮。

2020年11月17日 星期二

Netflix紀錄片《請服藥》(Take your pills)

 


前陣子看《后翼棄兵》時,室友跟我一路都很關注女主角嗑的那藥丸。我們對今日的精神科用藥還算有些熟悉,因此對影集裡那藥的藥效感到困惑:如果是提升專注力,台灣最知名的藥一定是被稱作「聰明藥」的利他能(Ritalin),特別是在故事裡給孤兒院孩童定時服用的設定,難免令人往過動症用藥方面猜想。但後來禁止給兒童服用那藥的情節與更後來領養女主角的母親有那種藥的處方籤(似乎是用來安神助眠?)的部分,讓我們覺得不像是利他能或類似的藥,最後我們認為那藥可能是虛構的設定(當時覺得如果真有這種藥,大家一定嗑爆,應該不會這麼難想像吧)。

看完之後也沒有再去想它,直到昨天在家想說開個Netflix看個紀錄片好了,就發現這部《請服藥》。點開看的時候,其實已經有想到《后翼棄兵》,但更多是看簡介時覺得:阿德拉(Adderall)是什麼?比利他能還威嗎?來看看Netflix拍了它什麼好了。

一看才知道阿德拉不單是在美國是知名度超高的藥(知名度應該不亞於用來抗焦慮的贊安諾吧?),許多流行文化(電影、影集、歌曲)都用過它的名字,而且使用人數成長快速(且明顯比其他國家來得多)。

上網查這個藥名的話,會查到「美國是必須經由醫師處方才能使用的藥物,舉凡 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D(注意力缺陷障礙症)、嗜睡症等,都能試著服用此藥改善症狀。」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是以ADHD、ADD的診斷得到處方籤,在台灣ADHD、ADD的診斷應該是用利他能比較多,但嗜睡症患者可能可以得到阿德拉。

《請服藥》紀錄片中訪問了正在服用阿德拉的人與曾經長期服後但目前沒有服用的人,配上許多專家學者醫師對阿德拉的研究和討論(有一段討論到利他能,但利他能的歷史沒有阿德拉長,而引起的討論可能也沒像阿德拉那麼豐富)。其中最令我驚訝的大概是片中說到阿德拉其實結構上就是安非他命,最早被發明且大量使用於20紀60年代,後來一度沉寂(可能是因為被視作毒品,讓大眾有不好的觀感),直到近十年才又以治療ADHD、ADD重新回到美國社會(其他國家我不確定,因為在台灣並不太有機會知道這藥),接著使用者就以極快的速度成長。

服用阿德拉究竟能如何呢?真的會變聰明嗎?紀錄片中提到一個有意思的實驗,比較服用阿德拉與安慰劑的兩群人,服用安慰劑對照組各項表現都一樣,只有一題,服用安慰劑的人和阿德拉的人回答明顯不同,那就是「你是否覺得服用藥物提升了自己學習和認知的能力?」服用阿德拉的人明顯覺得自己的學習與認知能力提升了,而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則沒有如此感覺。

這樣的研究結果代表什麼呢?該研究的學者表示:這可能表示阿德拉實際上不一定提升了人的學習與認知能力,但它可能讓人的腦認為它有這樣的效果。這表示即便阿德拉沒有實際提升人學習認知事物的能力,它確實使人有自信和動力。

除了提自信之外,它是一種興奮劑,可以讓人感覺精力充沛,可以面對源源不絕的任務,甚至不去注意到身體的不適。因此,它是一個確實有效果的藥物。只是問題是長期服用耐受性會明顯增加,以致於漸漸地不在只是小劑量穩定服用,需要不斷增加用量外(成癮或者依賴),還有可能導致失眠等結果(又需要另外吃鎮定類的安眠藥助眠)。

跟室友分享我看《請服藥》之後,覺得《后翼棄兵》裡女主角嗑的藥很可能是以阿德拉(20世紀60年代可能叫別的名字),但若是阿德拉的話,影集中唯一不合理的地方是女主角後來的媽媽在失眠酗酒時拿到的處方籤應該不會是阿德拉一類的藥物。室友回答,那在網上查查看,也許早就有人說過了也不一定。

目前在網路上查到(排在搜尋最上端的)中文資料,排在第一筆的是文章〈電影視界|NETFLIX 神劇《后翼棄兵》裡的「綠色膠囊」,原來不是虛構藥物?〉裡說影集裡虛構名稱為「xanzolam」的鎮定劑可能是導演取材於治療焦慮,失眠及其他藥物的症狀用藥「Librium」。我另外去查了「Librium」,覺得媽媽用的藥很可能確實取材於此藥。但女孩小時候在孤兒院被規定服用的藥物卻與「Librium」的藥效頗不相合。再則當時是讓孩童們白天吃,顯然是希望讓他們能專注任務,變得乖巧好管理,並非用於安眠。女主角是因著友人推薦,所以才在夜晚服用,而產生了奇異的效果。

另一篇也是在搜尋前幾名的Ptt八卦版上的文章則是直接問網友:女主角吃的是什麼藥丸?下面的留言有認為是利他能的(畢竟在台灣最有名的聰明藥就是利他能),但讓我意外的是也很不少人回了阿德拉(有一位網友甚至也提到這部《請服藥》)。

比照影集的設定與目前查到的資料,女主角吃的藥應該還是一種混合不同藥物的虛構藥物(或者是當時版本的阿德拉也被用於安神之類,只是今日我們比較不曉得),可以說又回到最初我們看完的推想。

回到《請服藥》一片,影集花大量時間討論今日阿德拉被大量服用的狀況,將背後的根源指向美國資本主義與高度競爭社會。影片最後留下的問題是:阿德拉作為一個選項究竟是不是好的呢?

觀看這紀錄片的我則不斷想到近期讀完的《北歐萬有理論》中,作者一再說明的「美國夢」已經不在「美國」(而是在北歐)的觀點。當資本主義發展到美國現在的樣子,從求學開始到進入職場,不斷與他人競爭的狀態,但其實像北歐幾個國家以國家力量先保障每個個人從出生到老死的醫療、教育、生產到養老等基本人權,是不是更是可能除去阿德拉這類藥物被濫用的可能呢?

2020年11月15日 星期日

從《鬼入侵》到《鬼莊園》

 


麥可·弗拉納根的《鬼入侵》應該是我獨自追完的第一部影集。當時是因為室友強力推薦,加上家庭題材對我有致命吸引力而入坑。《鬼莊園》上線之後,我沒有太看相關報導,只是跟室友說有空可以一起看。然後就遇到《后翼棄兵》熱潮。因為太喜歡安雅,所以跟室友說好,先看看《后翼棄兵》,如果他看不下去的話,我們就一起看《鬼莊園》,我自己再把《鬼莊園》追完。結果,我們一起追完了《后翼棄兵》,休息了幾天,才再回頭追起《鬼莊園》。

前天我們追完了《鬼莊園》,花了約莫一週的時間。

《鬼莊園》和《鬼入侵》一樣,是需要花時間慢慢進入的影集,可一旦進到故事,它會把你整個吸進去,深深愛上故事裡的角色。原本我以為自己對《鬼入侵》的愛,很難被超越,看完,我卻不能那麼確定。《鬼莊園》沒有像《鬼入侵》那樣的家庭關係,卻有非常動人的愛情(而且不只一個)。看到最後有一種被療癒的感覺(我很討厭強調有「療癒」作用的電影,但這影集看到最末,我卻想要用「療癒」來形容它)。

此前我一直跟帶我看各種恐怖片的室友解說「恐怖片類型中我對鬼片最排斥」的種種原因。他帶我看過許多經典鬼片,無論是日本的《七夜怪談》、《咒怨》、《鬼來電》,還是美國的《大法師》、《厲陰宅》系列,我都算是佩服,但談不上愛。直到看了前幾年的《鬼入侵》和今年的《鬼莊園》。

從《鬼入侵》到《鬼莊園》,我們看到麥可·弗拉納根獨特的「鬼故事世界觀」。兩部影集之間,室友和我回追了麥可·弗拉納根之前的作品《鬼摭眼》還有今年上映的《安眠醫生》(雖然是《鬼店》續作,但個人以為把它當作麥可·弗拉納根作品看會比當作《鬼店》續作看來得好看)。

個人感覺麥可·弗拉納根對影集長度故事節奏的掌握較拿手,《鬼入侵》和《鬼莊園》的敍事緊扣著背後的設定,前半部影集(三到四集)都在展開,到中間才進入謎題的核心,最末有足夠的時間收尾,留下深長餘韻。在影集裡,每個角色可以得到充分的時間(可能是一集)去發展,讓我們觀眾落入他或她的世界,以他或她的方式看這個故事,以致於在故事進入結局之前,我們可能無法知道它的全貌。

我一直喜歡電影勝過影集,因為電影有一個結局,而影集無止盡的感覺讓我感覺不可靠和不確定。即便拍的再好(單一集超好看),我都會怕一季結束時刻意留尾給下一季(下一季爛掉)之類。然而,《鬼入侵》和《鬼莊園》的拍法改變了我對影集這一形式的想法,它們讓我覺得影集如果能停在一個最理想的地方,它不必像電影,它可以有獨有的敍事、呈現獨特的世界。我們觀眾被深深吸引,慢慢沉入那個故事,而這樣的故事最終帶來的滿足感,可能比一部電影來得更多。

看影集極少如我,其實並不曉得我在《鬼入侵》和《鬼莊園》感受到的美好,究竟是麥可·弗拉納根的特例,還是有什麼厲害的影集也是如此,只是我不知道?

金馬影展《晨曦將至》、《通靈駕訓班》、《唬爛三小》


今年金馬列了七部有興趣、時間上又可以的《幻愛》、《晨曦將至》、《默愛》、《唬爛三小》、《遊牧人生》、《童年往事》(重點在映後)、《通靈駕訓班》七部。知道其中幾部展前就挺受矚目,已經上了年紀(最近又忙到要翻車)的我,只有佛系購票。開賣日兩點多上線,順順買下平日場的《晨曦將至》、《通靈駕訓班》、《唬爛三小》三部。

本週間陸續完食後,對自己今年的選片極滿意。三部出來都給了滿分五星。

《晨曦將至》:沒想到河瀨直美這麼棒的導演我現在才知道。真的是太無知了我。原本是因為金馬焦點導演的新片,家庭題材又是我的愛,所以才買票試試。結果也太棒,導演太會拍人,議題在她的手上一點也不刺眼,空景、交叉敍事讓故事保有懸疑神秘的Fu⋯⋯直到最後我才知道這片是有原著的(完全看不出來是改編作品!)。想追導演之前的片。

《通靈駕訓班》:這片看簡介就覺得是我的菜,進場完全不負期待。 廢魯宅的女主角可愛要命,故事精巧簡單,靈異奇幻的設定在裡面很孩子氣,但開的完笑卻非常成人取向(不是美式喜劇那種「讓你笑」的表演,而是用劇情角色情緒去帶出笑點)。好笑、舒壓,無冷場。演員也真的是很棒,討喜到不行。

《唬爛三小》:老實說我完全沒做功課,只知道這片是阿堯啊導演新作《同學麥娜絲》的原版。《同學麥娜絲》放的時間我無法,所以確定是會去院線看。選片時看到這部前身,就想買來看看。《唬爛三小》是很棒的紀錄片,阿堯啊風格之作,也可以說是他紀錄人生的作品。聽朋友說,《唬爛三小》在金馬影展的討論度和評價甚至比《同學麥娜絲》還高。看完我完全可以明白,那種老同學之間的日常、自然流露的情感與還在探索學習的紀錄片形式,令人感到無比真實。回家後還看了金馬影展錄下的導演映後(因為我那場沒有映後),他說:「《唬爛三小》大家都說很精彩,但那個精彩是建立在他朋友的不堪上。所以後來他很少放這部片...在寫《同學麥娜絲》的角色時,也刻意地去讓角色不要直接連結上他的同學。畢竟他們都還有人生要過。」(憑印象摘錄一下,有興趣可以直接看金馬映後的YT影片)。我想《唬爛三小》的真是無法複製的,《同學麥娜絲》若是好看,一定是好看在其他地方。下週我一定衝《同學麥娜絲》,看看到底怎樣。

2020年11月8日 星期日

Netflix紀錄片 《極簡主義:紀錄生命中的重要事物》

 


可能工作忙加上帳號被駭的爛事,昨天看完中醫回來之後,試著要看些電影(其實想看Netflix長澤雅美主演的新片《母子情劫》,但煩躁到不行,根本無法專心看電影...更不用說這麼沉重的片型,五分鐘就先暫停。可能要等雲淡風輕的哪天,才能靜下來看吧),結果都失敗。放棄之前,忽然想到之前Netflix上瞄到一眼的《極簡主義》(片長很短),就點開來看。

《極簡主義》是一部紀錄片,觀點很明確簡單:less is more,丟去生活中不必要的東西、不再隨意消費、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家人朋友的相處上。最簡單的生活與明確的目標,才是快樂生活的根源。

片子本身我沒有覺得拍得特別好,但流暢易看。所提出的觀點有點像紅翻日本和台灣的「斷.捨.離」。一樣的地方是強調人生活不需要太多不必要的東西,不一樣的地方是這紀錄片中的「極簡主義」更像是一種「消費主義」(特別針對美國文化環境,大量廣告與物質過剩的現狀)的逆流,一種人生哲學(但是實用型,而非思辯型)。如果對「斷.捨.離」很著迷的人可以看看這片。

我個人是本來就不太購物,但屯了很多書。不過,可能因為一週的混亂,所以特別能理解影片中因「極簡生活」而變得快樂的人的心情(粉專什麼的根本不重要,沒了就當被迫丟了,生活更簡單、目標可能更明確)(咦)。

2020年11月5日 星期四

因為看了金馬會客室而提升好感-親愛的房客Dear Tenant

 


一直猶豫要不要去看鄭有傑新片《親愛的房客》。想去看的原因是題材其實是我滿偏愛的「家庭」,這片從台北電影節到電影上映後看到不少好評,加上楊雅喆監製(覺得跟鄭有傑很不同風格,滿想看看成果);不想進院線想等串流的原因則是莫子儀對我沒有特別吸引力,外加預告看起來好像大概知道電影會演怎樣。

好幾個月前跟朋友約好上映一起看,結果十月多看到《無聲》預告,更被吸引,就改約那部(結果後來約的那天,朋友沒空,就還是我自己去看)。《親愛的房客》上映第一週,我在牯嶺街小劇場看戲,朋友在中正紀念堂看戲,第二天他來訊問我,要不要下週一起看《親愛的房客》,因為他看到莫子儀的戲,有種見面三分情的感覺。上週週末我們就一起去看了。

《親愛的房客》第二週遇上《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這樣的強片,意外(可能也不意外)早場觀影人還不少。

走出電影院後,我們小聊,我說只喜歡阿嬤和小朋友的部分,莫子儀的演出並沒有打中我,更重要的是覺得演弟弟的人讓人出戲到不行。朋友也覺得弟弟讓人出戲,但覺得莫子儀演得很好了,沒有問題。

週間忙到爆炸,又遇上臉書帳號被盜(以致於失去平日分享電影的粉專管理權),申訴不得回應之後,心情受到極大影響。原本想寫這電影的心得,也頓失動力。

直到今早一小時左右的空檔,看了「金馬會客室」聞天祥訪楊雅喆、鄭友傑的直播,才重新振作起來。

原本只是想知道兩位導演合作的幕後花絮,沒想到卻微微改變我對《親愛的房客》的想法。

首先是鄭有傑導演實在太可愛。他談怎麼寫莫子儀角色,談到陳淑芳如何表演阿嬤的角色,談到床戲的部分怎麼去拍,談到劇本中原本有寫的東西在剪接時刪去的狀況,都讓人覺得他實在太有愛,無論是對人還是對戲,都有超乎一般人的熱情。想起此前每次聽他映後,都被他熱情所感動(這部如果看導演映後場,應該也會很棒吧)。

其次是楊雅喆導演說最初看到的劇本是非常光明正面的故事,他給鄭有傑導演的意見就是:那不合常理,林健一沒有自己的慾望嗎?阿嬤不怨恨嗎?然後故事才慢慢變成現在的樣子。老實說,鄭有傑觀看人事的光明,是有個人魅力的,但在電影裡,我更相信楊雅喆導演的看法。現在大螢幕版本的林健一是有說服力的,阿嬤更是每一幕都讓人看到台灣阿嬤的身影(誠如楊雅喆導演在直播裡所說)。如果一直很光明的話,就算其他部分再考究(也是看直播才知道,鄭有傑導演對法律層面的考究),也無法讓人感覺真實。

看完直播,我覺得是導演對林健一這個角色的愛,讓這角色有說服力。聽到他本來想要自導自演的一段,讓我有點想看導演自導自演的版本(不過,導演自己也說...自導自演常常太過困難,所以這事還是想想就好)。

還在猶豫要不要去看《親愛的房客》的人,可以看看這個直播。雖然可能多少有點雷,但我應該不影響觀看(甚至可能會覺得更好看?)。

附上youtube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UyifflkPW0

2020年11月1日 星期日

這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

 


#本文大雷

#未看勿入

期待超久的《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上週在N台上架,本週週間成功拉室友入了坑,兩天兩集、兩天一集半,成功在昨天追完這劇。

除了安雅超正且越來越正之外,這劇給我最大的感想是:做不到的事,就靠創作吧~

雖然這片有美國六O年代的背景,但全片的意識形態十分當代、甚至到了有點夢幻的地步:擺脫童年陰影、擺脫男性家長式的經濟控制、擺脫女性對浪漫愛情的依賴、擺脫藥物酒精的成癮。女主角在六O年代,以一個美國女性(孤兒)的身份,在莫斯科戰勝了俄羅斯資深棋王。

這種勵志到不行的故事,按理來說,我是不會有耐性追完。可這劇透過跳接的敍事、不斷切斷的國際場景、極具魅力的角色、反映時代風潮的髮妝、帶動情緒的音樂與隱然存在的嬉皮文化,讓我完全投入到故事裡,享受這個「美國夢」的故事,愛上這位女主角的成長與蛻變。

最後一集只能一邊讚嘆這片拍得好,一邊大喊這根本不存在現實。現實中根本無法想像那年代、一位女性西洋棋士可以擊敗俄羅斯棋王,更不必說她輕易地斷藥戒酒、與繼母成為最佳伴侶、與黑人女性擁有長久真實的友誼、全然不靠國家/男性/基督教體系等等不可思議的文化情境。

以致於最終我只想說:「原來創作(無論是小說或電影),可以帶給人盼望」是這麼一回事。在這樣被疫情搞得人心混亂不安的一年,我們用家裡的小螢幕或大螢幕,投入到虛構的傳記《后翼棄兵》裡,與女主角一同體驗了「逃脫命運」的過程。

因為《后翼棄兵》,我覺得今年沒有電影可看的陰影,好像少了那麼一點點。

#安雅太棒惹

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給聽人看的電影-無聲The Silent Forest

 


#本文有雷

#未看勿入

《無聲》上映的第二週,我終於成功在假日的九點前起床,衝了百老匯早場。

前幾天跟朋友聊到最近想看的電影,被問到說為什麼想看《無聲》?

當時我說:《無聲》的預告看起來很吸引人,雖然因為第二週才看,不小心看了太多相關的評論,但還是很想要親眼看看台灣可以把這樣的題材做到什麼程度。

比起比較多人比較和討論的《熔爐》(Silenced),其實看預告和各種討論文章的我想到更多的是《過於寂靜的喧囂》(The Tribe)和《青春勿語》( Han Gong-ju)(這兩部都有點小眾,看過的人應該不太多)。

《過於寂靜的喧囂》也是以聽障學校為主,全聾人環境和視角,沒有聲音(在電影院裡看時甚至不一定曉得角色講了什麼),所以知道《無聲》是一個聽障學校的故事時,我第一時間想到《過於寂靜的喧囂》並不奇怪。而《無聲》預告卻更多讓我想到《青春勿語》那種青春的殘酷(幾年前在金馬影展看的,當時覺得滿被故事中呈現青春和性暴力所震撼)。

實際看《無聲》,發現它是它自己,它是一個真正從台灣社會案件生長出來的故事,既不是台版《熔爐》,也不是《過於寂靜的喧囂》和《青春勿語》(不是不能比較,只是看完會清楚明白《無聲》與它們各自不同之處)。

它的聲音做得非常精緻有力,無論是音樂還是音效,都展現了牽動觀眾情緒的效果(如果少了聲音,整個故事的懸疑和驚悚感應該會全面消失...)。故事固然以聾人學生們為主角,但所帶出的思考卻超越「聾人世界」,像是青少年圈子裡的集體暴力(霸凌和性侵)、加害者與被害者的關係(被害者可能在某種狀態下成為加害者)、青春期自我與他人關係的懷疑等。

看的過程我一直想起研究所時期讀過老師推薦的一本書:普利摩.李維(Primo Levi)的《滅頂與生還》(I sommersi e salvati)。因為是很久以前讀的作品,所以只有模糊印象。看完回到家,第一時間就查了一下那本書,在網上看到了它第一章一段書摘:

「人類的記憶是令人驚嘆,卻又極靠不住的工具。這是眾所皆知的古老事實,不僅心理學家了解,任何曾仔細觀察周遭其他人的行為,甚至自身行為的人都很清楚。存在我們體內的記憶並非銘刻在石板上,它不但容易隨著時光流逝而消蝕,更常常會結合了外來的元素而改變,甚至成長。法官都應該熟悉這點。就算一件事才發生不久,而且扭曲事實對兩名目擊證人都沒有任何好處,他們兩人也絕對不會用同樣的字眼、以同樣的方式描述同一件事。要充分解釋為何我們的記憶如此不可靠,唯有先了解記憶是用什麼文字,以什麼語言,藉由什麼工具,寫在什麼樣的媒介上。但直到今天,我們距離這個目標還十分遙遠。我們已知在某些狀況下,有些生理機制會扭曲記憶,包括腦部創傷等外傷、其他『競爭』記憶的干擾、意識狀態異常、壓抑、封閉等。然而就算在正常狀況下,人的記憶也會逐漸退化,記憶的輪廓都會逐漸黯淡。極少記憶能夠抵抗所謂的生理性記憶退化。我們在此清楚看到大自然的偉大力量之一。這種力量可以使秩序消解崩潰,使青春年少消蝕為蒼老年邁,使生命消失,進入死亡。當然反覆練習(在此就是經常喚醒記憶)會常保記憶生動鮮活,就像經常運用的肌肉可以保持靈活一樣,但太常被喚醒,太常以故事形式表達出的記憶,最後難免被定型,落入測試、成形、完工、裝飾的模式,取代了未經處理的原始記憶,消耗原始記憶為養分而茁壯成長。」

這整段都在講「人的記憶如何不可靠?」,乍看似乎跟《無聲》電影主軸「校園暴力」不太相關,但其實卻是極為密切。李維在《滅頂與生還》討論的是集中營裡的人性觀察,對於集中營內發展出的權力結構有深刻的分析:集中營並非全就都是同等的受害者,在集中營裡還是分階級,分成支配者和被支配者,當中的惡與暴力也不是截然分明,就像所有的社會一樣。而人們再回憶過往時,把自己歸入某類人物,全然相信自己的角色,但很可能沒有人能完全復原歷史樣貌(不是因此就不追求事件真相,而是只能力求接近真相,卻永遠無法完整重現)。尤其可以用來討論故事副線的小光和寶弟的部分。

到故事的後半揭露了小光曾是受害者(從小學到國中多年),後來成為支配者一般的角色,對不聽從他的人施加暴力。隱藏在他作為背後的是他既恨惡對他性侵的老師,卻又有難以向人訴說的情緒(因此他壓抑、沉默,以向他人施暴的方式發泄)。而劇末看似回到平凡中學生活的校車上,坐在後座的寶弟,拿著外套走向一個更瘦弱的孩童,像是要把自己的憤怒轉加到他人身上一樣的神情。故事結束在此,寶弟或許會成為下一個小光,或許不會,但導演給我們看到的是:這不單是一個青春成長的故事。

如果《無聲》只說了男女主角的故事,沒有小光和寶弟的視角,那麼它最多只講了青春與幻滅,只能說是一個「揭露惡行」、「主持正義」的成長故事。《無聲》卻讓支配者小光與被支配(可能算是最底層)者寶弟有自己的故事,並留下令人「多想一點」的結局(他們兩個會變成如何呢?我們真的不知道)。

「聽人排斥聾人,所以聾人選擇留在跟自己一樣的環境裡面,忍受一切不公義。」這是《無聲》吸引我看的原因,但這片最終留在我心裡的卻會是:小光和寶弟所代表,在成長過程中因著不確定而歪斜的人。

#居然有一幕空景出現壁虎聲音

#今年真是壁虎年

#已經快變成壁虎收集者的me

2020年10月17日 星期六

N台沒推薦給我也許是對的-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

 


在N台上看了它們自製的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這片大概是十月初上架的新影片,但似乎沒有什麼討論熱度,第一週好像有看到幾篇分享,之後就沒有什麼消息(不曉得是因為它的內容側重谷歌和社群媒體的黑暗面,所以被降觸及?還是我不被認為是關注這議題的人?)。最奇妙的是,在上週我看完《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之後,N台也沒有趕緊將這片推薦給我(大數據真心認為我不會想看這部紀錄片?),讓我今天想看時,還因為搜尋不到,點進電影分類底下的紀錄片頁面,一頁一頁翻才翻到(到底是有多不推薦給我?)。

看完覺得:這會是我想看的片啊?雖然我不是z世代,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是可怕的資訊和通訊都落後的人類(意即,沒手機也沒電腦),直到近幾年因工作上的需要才開始用智慧型手機(並有了手機網路),但怎麼說現在掛在臉書上的時間也是一天八小時,谷歌和gmail更是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IG不太會用,可為了瞭解年輕人(?)也是有帳號,並每日滑動...只是用法顯示為老人),「智能社會」是這麼值得關注的議題,怎麼不推薦給我(到底???)。

難道N台已經厲害到可以預測我不太喜歡紀錄片中夾劇情片的做法?(事實上是的,我認為這片裡的劇情部分是這部片最大的缺點)又或者這片本來就沒有要主推給台灣觀眾呢(我想不會吧?),還是我的所在地觀看度決定了這部片不被推薦給我?(很好,我開始走向陰謀論了)

無論如何,我還是主動找出這片並且看了。確實,《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在訪談和劇情線間帶出足夠多的議題,卻顯得不夠深入,像「個資被產品化」、「網路成癮」、「青少年因社群媒體導致憂鬱、焦慮與人際互動障礙」、「兩極化的政治立場」、「假新聞比真相傳播更快更具影響力」等,這幾年如果有關心實事的話,應該都算是不陌生的概念(而會點開這部片看的人,極有可能本來就已經知道這些了)。

原本《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應該是透過曾在那些谷歌或臉書之類的大公司待過的人來告訴人們「網路/谷歌/社群軟體」的黑暗面,指出「他們如何操控和影響人類行為」,以及「為何好的初衷會導向今日混亂失控的現狀」,結果他們講的這些,在2020年的現在,好像不是一種「新知」而是「已知」,只是「各國政府」都還不曉得該要「怎麼立法約束」。

在擔憂「民主體制可能被瓦解」的同時,沒有看到世界各地為民主而起的「抗議行動」如何從新科技中得到幫助、又「如何被政府滲透而走向失敗」的面向。又或是「z世代」有好些人像片中家庭裡姐姐那樣的人物,比我們同輩人更知道要活在現實(事實上,我認識的「z世代」在工作上的專注度一點也不輸給同輩人,現實的社交能力或對網路的依賴度也不如想像中嚴重)。

我們確實應該要了解自己處在什麼樣一個網路世界中,應該要知道這世界運作的法則(例如:「你沒有花錢買任何商品時,你就是商品」),但只是強調「網路世界的黑暗面」,用「對未來感到擔憂」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和支持,似乎並不能算是一個足夠有力的影片。至少,在我的感覺中,《智能社會:進退兩難》並沒有正的讓人看到「進與退的困難」,只看「到夕谷和全世界的企業、政客絕不會放開這個好用的工具」的未來。

結論:N台沒推薦給我也許是對的(?)

2020年10月12日 星期一

民主的完整性-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The Great Hack

 


週六在catchplay+上看了《脫歐之戰》後,週日在看了Netfilx自製紀錄片《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雖然本來就是因為看了《脫歐之戰》才會回頭去看2019年7月上架的《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但連續看下來,兩部片互相補完的程度還是超乎我預期。

《脫歐之戰》中,劍橋分析公司的戲分並不算多,雖然有提到他們投放廣告訊息的方式,但劇情的主要還是繞著主角的想法、留歐派與脫歐派的競爭、被忽視意見的邊緣人們視角,結局的重點也放在:「現行的體制能夠真實反應民眾意見嗎?」一問題上。

《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則是以「劍橋分析」公司為主要討論的核心。該公司在英國脫歐及美國大選中參與的內容之所以可以被公開,主要是因為劍橋分析公司兩位前職員克里斯多福.懷利(Christopher Wylie)、布特妮.凱瑟(Brittany Kaiser)站出來說話(看完影片後才知道他們兩位的書目前都有中譯本,克里斯多福.懷利的《心智操控》與布特妮.凱瑟《操弄》,前者是剛上市不久的新書,後者則是去年底出版到今年據說都還在暢銷)。

克里斯多福.懷利算是劍橋分析公司被調查後第一個願意站出來說明的人物,但可能因為英國脫歐及美國大選時期他已經不在劍橋分析公司工作,所以《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是由布特妮.凱瑟以及控告劍橋分析公司企圖蒐集他個資的教授大衛.卡羅爾 (David Carroll)視角為主。

布特妮.凱瑟的部分,紀錄片拍出她職業生涯,勾勒了她的過去(歐巴馬的幕後團隊、人權相關工作到後來劍橋分析公司的重要職員),也問出她決定要站出來說話的原因(無論她面對鏡頭時說的是否全是真的,對英美兩國的調查來說,她都是唯二願意出來說話的關鍵人物)。

大衛.卡羅爾則把重點放在他對於「個資在人民不知情的狀況下被拿走」的憂慮,由此發展出來問題是人們在數位化世界留下的足跡被截取、轉賣給各種數位行銷公司,甚至被拿來作為政治操作的基礎。人們可能不知道自己在網路上看到的真新聞假新聞是經過精密計算過、投放出來的廣告訊息。

劍橋分析公司因侵犯隱私的問題,宣告破產,但整個事件拖出真正的問題卻是影片中《衛報》記者凱蘿.考沃德(Carol Cadwalladr)所說:「這是關於民主的完整性、關於我們國家主權的問題」。

英國脫歐及美國大選原本都是離我們頗遙遠的事情。即使在資訊發達的現代,我們若不特別去關注,國際上無論政治、社會還是文化的新聞都不會自動流到我們眼前。然而,經過去年和今年台灣兩次大選(及其間地上和空中的各種戰爭),我們對所謂「假新聞」、「資訊戰」變得不陌生。

《脫歐之戰》和《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所講的東西離我們並不遠,劍橋分析公司破產收攤也不表示利用個資影響選舉的方式就被斷絕(反而可能有更多國家或政黨投入更多金錢和資源進到數位世界)。

影片中布特妮.凱瑟說了一句令許多人難忘的話:「數據也正式超越了石油,成為了全世界最有價值的資產,甚至遭到武器化。」而全世界的民主政府可能都還未能想出辦法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老實說,我覺得前幾年看的紀錄片《第四公民》(當時)給我的衝擊比《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還要大,但不能不說後者讓我更了解我們所生活的「現實」。數位世界是跨國的,因為臉書與其他平台是跨國的,劍橋分析公司參與過的選舉也遍布全球,想必同類型的政治操作方式會在各地方不斷交戰。

最終民主制度會面臨什麼呢?我們還不知道。但也許,很快,我們可以在美國這次大選中看到進一步的變化。

2020年10月10日 星期六

不只是選戰-脫歐之戰Brexit: The Uncivil War

今日看了加入catchplay+之初就加入待看片單的《脫歐之戰》。它是一部電視電影,沒有在院線上映,因此去年它播出(在串流上架)時,我沒有第一時間留意到它的消息,只是後續看到一些影評討論,對這類的電影還算有興趣(雖然如果評價很差,可能也不會看),就一直想說要找時間一看。

《脫歐之戰》真的是節奏明快、角色鮮明、思路清晰,看完頗有啟發的電影。它並不真像維基百科的簡介「脫歐組織的策略師們如何利用大數據勸說英國民眾投票退出歐盟的歷程。 」如此簡單。

雖然以「脫歐陣營」為主線,使得電影有種「結果定論」的視角,但實際上這部電影好看的部分並不在於「如何致勝」(也許有人覺得這是好看的部分,但關於選戰的電影,只是「致勝」,就真的太普通了),而是在於班奈狄克·康柏拜區飾演的主角多米尼克·卡明斯,思考這場公投選舉意義的過程。電影故意把他拍得很脫離常軌、異於常人、可以說是有天才的自信並對西方政治體制有深刻的批判,非常強烈、令人印象深刻。

看完真的會去思考,在選舉過程中,人民被各種政治宣傳逼著表態和選邊站、各種激化的言論,乃至於攻擊的行動,是不是現代民主政體必然走向的道路?投票的時候,我們真正知道我們為什麼而投嗎?又政府(在英國是首相、內閣和國會,在台灣是總統、內閣與立法委員)真的能夠在選戰或選票中看見人民的心聲嗎?

推薦給所有人,特別是對國際政治、選舉議題、民主體制有興趣的朋友~

#現任首相狂髮強森在這片中也很搶眼

#脫歐之戰 



2020年10月6日 星期二

信仰、暴力、變態心理-神棄之地The Devil All the Time

 


N台自製電影《神棄之地》第一時間就跟室友一起看了,但看完一直沒有完整的時間好好記錄一下看這片的心得。放了幾週,今天忽然有了空,想起年底可要回顧整年看的電影,怕到時漏了這片,趕緊來記錄一下殘存的印象。

《神棄之地》卡司強大,除了湯姆·霍蘭德、羅勃派汀森,還有比爾·史柯斯嘉(在《牠》裡演小丑,大家可能認不得,但他可是史戴倫·史柯斯嘉之子,他的哥哥也是挺有名的演員。個人非常喜歡他們一家三位演員。雖然這片他的角色戲份稱不上多,但卻有極大的力量,超期待他的未來)、賽巴斯汀·史坦(沒錯,就是大家熟知的酷寒戰士)、海莉·班奈特(室友和我覺得極具魅力的演員,《列車上的女孩》和《吞噬》有很棒的演出,這部裡不曉得是造型還是設定,有些令人失望,但看到她還是很開心...嗯,我承認是某種盲目)、傑森·克拉克(不算是很熟的演員,但其實默默也看過他不少部片,選他演片中變態之最選得沒話說)。光是看這些演員就可以感受到N台改變整個美國電影生態的實力(當然少不了武肺的強力助攻)。

此外,故事氣氛都很棒。二戰後幾十年間的美國南方神秘小鎮,由旁白帶我們進到那個世界,整個觀看的過程都像是在看很遙遠地方發生的故事(事實上,它就是很遙遠地方的故事),那裡很像是史蒂分金故事的背景,也像是美國恐怖片最愛的場景,而這部片都不是,它碰觸了小地方的信仰、暴力、變態心理,挖掘了「惡」並透過主角的手解決了「惡」。雖然格局和背景往地方靠攏,但以故事走向和結局來說,說它是部「超級英雄片」似乎也不為過。

看到一些評論覺得幾十年的故事可以拍成一季,讓其他角色有更多發揮空間,但我個人覺得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剛剛好,拍成一季,可能請不了這樣的演員陣容,我也可能因為很難追劇而錯過這片。至於更多人討論的「口音」問題,因為個人英文實在差,所以完全沒有感覺。

2020年10月3日 星期六

俗人也可以享受-女神們的下午茶Tea with the Dames


在catchplay+上看了2018年BBC的紀錄片《女神們的下午茶》。一個多小時的紀錄片,內容很簡單,就是4位資深卓越影后,艾琳阿特金斯、茱蒂丹契、瓊安普洛萊特、瑪姬史密斯四位女演員聊天。

老實說,四位女演員裡面,我(跟大多數現代觀眾一樣)只有對茱蒂丹契和瑪姬史密斯比較有印象。會想點開這部紀錄片也是因為最近跟室友一起看了丹尼爾克雷格的007第二、三、四集(之前只看過第一集和第四集),特別喜歡以M夫人為女主角的第三集《007:空降危機》(我想大家應該都最愛這集吧?),所以今日才有動力看這部紀錄片。

這部看似平淡的紀錄片,一點也不平淡,可以感受到劇組對四位女演員作了很深的功課,提問、場景轉換、特寫、配樂,乃至於最後的剪接,都牽引著觀眾。自嘲、互相丟球、展現性格的各種幽默,讓我這樣(沒有看過什麼舞台劇,不熟悉英國演藝圈)的俗人都深深被吸引。

如果你比我更認識她們,你一定可以更享受這部紀錄片;如果你跟我一樣,對她們認識有限,也可以純然享受她們充滿生命智慧的對話,以及整個劇組用心整理她們過往作品的心意(至少你不會因為不了解而接不上她們的話題)。

2020年10月1日 星期四

一個民主啟蒙-我們的青春,在台灣Our Youth in Taiwan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Our Youth in Taiwan)上映的時候在我臉書上有許多的討論,但大概是當時沒很想要看這樣題材的東西,就沒有進院線看,只是爬了爬文章,想說等租片或串流。

後來,它得了當年金馬紀錄片大獎,引起軒然大波,又在臉書上看到一大堆討論。有些文章我看了,有些我沒看,但熱鬧的討論讓我這個沒看過電影的人,對這部片的內容已經有許多印象。加入catchplay+會員之後,就把這片收入待看,可直到昨天看完《幸福定格》,才忽然有動力點開這片來看。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確實如我所知道的那樣,由導演傅榆、支持台獨青年陳為廷和在台灣讀書的陸生蔡博藝三視角組成,記錄的時間長達五年(從2012-2017年),敍事事上分成幾段:地方社會運動、串連型的學生運動、反服貿行動,到太陽花學運可以說是一個高潮和轉折,接下來陳為廷和蔡博藝都有意從體制外的反抗倡議轉向體制內的改革(參與選舉),但兩邊都失敗,以致於一路追隨他們身影的導演傅榆,必須回到自身的視角,重新梳理這一整段旅程的意義。

只是看結構的話,其實就像此前閱讀文章那樣,覺得這部片保存了同世代人一部分的集體記憶,並透過導演自述去問:民主是什麼?社會運動的意義何在?但真正看完約兩個小時的長片,才能真感受到這片所以引人討論的原因:它的真摰。

一開始導演的聲音,她說的話和視角,都令我有些尷尬和出戲,但隨著故事推進(他們一起出發去中國和香港、太陽花運動時候對不同立場的觀察、蔡博藝陸生身份引起的問題到陳為廷因性騷擾退選的事件等),卻漸漸可以從她的位置去聽和看,可以理解她為什麼要成為這部片的第三視角。

因為唯有如此,《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才不會成為一部失了焦點的紀錄片。它不是導演預先想的那種「記錄社會運動如何產生影響」的紀錄片,它也不是「陳為廷和蔡博藝」的傳記式紀錄片,它是關於「一個民主啟蒙」(導演自己,也是同世代許多人共同經歷)的紀錄片。

就像電影裡拍下太陽花運動期間立法院內的小政府,就像太陽花運動後陳為廷像流星一樣一閃而逝的影響力,像蔡博藝在淡江大學與網路上受到的各種質疑(有體制上的、有民族主義上的),像當時馬政府和立法院長王金平對太陽花學運的回應,也像當時所有到場與在家關注的群眾...。民主不是一個人的事,也不是一小群人的事,有時候不公平不正義可以藏在其中,有時候民族主義帶來的歧視可以藏在其中,激情是一時的,而激情消退後的現實是殘忍的。民主是「每一個人」親身經歷才能理解的事,其中包含了大量迷網和失望,但就像電影最後傅榆與陳為廷、蔡博藝的對話一樣,最終你會會理解到「不要把希望放在特定的人身上」,因為人是會不斷前進和改變的,而「民主」是一個體制,它可能好、可能壞,能讓人有希望、也時常令人失望或生氣。

雖然晚了點,但還好看了這部電影。雖然看完也寫不出什麼厲害的文章(印象中有許多人都寫出厲害的文章了),但還好沒有因為知道太多而錯過。推薦給所有人。

#中秋依然宅在家看串流的我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2020年9月30日 星期三

婚姻很恐怖,但不要怕-幸福定格LOVE Talk

在catchplay+上看了2018年紀錄片《幸福定格》。印象中在它上映的時候,朋友看完當週就跟我分享。金魚腦記不得當時朋友說了什麼,只記得有去查這片是《築巢人》、《茱麗葉》的導演沈可尚所執導,由實際訪談幾對婚齡不等的夫妻組成的一部紀錄長片。

「婚姻題材的紀錄片」其實不是太吸引我,所以我就放在一邊,沒有去注意。直到最近有網友大推這片,才想說在catchplay+上面查看看,有片就直接看了。

《幸福定格》有比我預期地好看,剪輯得十分用心。以第一對(應該是中國人)夫妻作為對照組,後面幾對夫妻顯得更加貼近我們熟悉的「婚姻」。第一對夫妻說自然而然就走在一起,沒有誰先說什麼,也沒有怎樣決定性的一刻,就是一路這樣下來。在我自己成長過程很難想像他們說這樣子的過程,不過,順著一路看完《幸福定格》,卻隱隱覺得像第一對夫妻那樣簡單的在一起、簡單的結婚,似乎也是一種幸福。

每一對夫妻有各自的認知、處境和衝突,有些是比較思想上的,有些是比較實際層面的。導演從「你們是怎麼決定要娶/嫁對方?」的問題開頭,中段進入婚禮(老實說台式婚禮是我無法接受的橋段,那整段都讓我超想快轉),後面則處理婚後(特別是生了孩子之後)對彼此認知的轉變、不能接受對方的地方、壓力和衝突、溝通的方式...。電影沒有明說他們能否繼續與對方走下去(畢竟是紀錄片,是現實人生,沒有什麼是可以說準的),但卻將他們真實生活裡遇到的狀況記錄下來。

這幾對夫妻的狀況也許不能代表整個台灣(更不用說更大的範圍)夫妻的狀況,但看他們訴說自己感受,彼此在攝影機和導演的觀看中對話,確實讓人看到很多自己或自己家庭(也許是父母)的影子。

回頭去想,「婚姻」不是「婚禮」,但確實與最後導演剪入的那段「婚禮誓詞」密切相關。現實婚姻完全有可能超越這片所能呈現,但「未知」總是比較恐怖,《幸福定格》把這些人的故事帶到觀眾眼前,靜靜地說:你看?其實也就這樣。

也許有人會覺得《幸福定格》根本婚姻恐怖片,但已婚的人大概覺得它連百分之一都沒有拍出來。

我個人的感想呢?還是前陣子跟朋友分享過的一句話:如果看恐怖片多的人在末日比較大生存能力(似乎是一個什麼研究報導?),那麼多看一點婚姻恐怖片,也許也可以在婚姻末日多有一些生存力(不要問我婚姻末日是什麼?像末日一樣,你遇上了就知道了)。

#幸福定格

2020年9月19日 星期六

想像力建造的城堡-消失的情人節My Missing Valentins

 


最近不曉得為何非常被喜劇吸引,本週一連看了三部喜劇,分別是Netflix的《戀愛保證》、韓片《名偵探奶奶》和台片《消失的情人節》。

三部給我的感覺全然不同,《戀愛保證》是標準的美式愛情喜劇,吸引我的點純粹是男主角要告交友軟體的設定,笑點平易近人,但故事可以說沒有意外也沒有驚喜,可以完全沒有負擔地看(因為一切就如你想的那樣子),看完隨即就可以忘記的那種電影。

剛上映的韓片《名偵探奶奶》則出我意料地,沒那麼好笑。非常完整的探案型喜劇,視覺和角色展現出誇張化的笑點不少,但故事背後的韓國家庭與社會現實則令人感到無比大的壓力,演奶奶的羅文姬傳神地演出失智老人帶出的悲傷遠多過於歡樂。看完很難輕鬆笑著走出戲院,卻又不得不佩服韓國電影可以把這樣有點悲劇背景的探案型喜劇做得如此生動活潑。

本文主要要談的台片《消失的情人節》則又給我不同於上述兩片的觀影感受。《消失的情人節》雖然以「愛情喜劇」作為主要的廣告宣傳,但實際上電影好看的明顯是陳玉勳奇幻的思維、接地氣的生活景觀和對小人物心境的描繪。

老實說,看《消失的情人節》預告的時候,我並沒有太被吸引,甚至和朋友說可能會等串流再看,但後來在臉書看到不少好評,才又決定要進戲院一看。

看完覺得預告完全沒有剪出這片的好,但似乎又不能怪預告,因為《消失的情人節》實在是一部怪片,怎麼剪預告大概都不會夠好(這我不確定啦,只是個人想像)。它的確是部「談愛情」的喜劇,但說是「愛情喜劇」,不如說是「陳玉勳喜劇」。

(以下有雷,未看勿入)

***

故事從平凡女主角平凡的生活講起,除了人生遺失了父親的缺憾、動作太快外,她就是再平凡不過的郵局櫃台小姐,每天上班下班,在臉書上發發廢文(然後只有媽媽是最熱情的支持者)、用老舊收音機聽廣播、一個人住在破爛的套房。愛情好像忽然降臨在情人節前一天,但情人節當天卻直接消失,故事逆轉向人生總是慢一拍的男主角。

電影宣傳很清楚地指出這是一部「快一拍的女主角與慢一拍的男主角如何相戀?」的故事,所以奇幻設定完全展開的時候,感覺是「就在等這一刻」的感覺。此前女主角的故事將從男主角的視角重新整理上演一次,像是電影中的廣播節目一樣,一種一問一答的方式,前面放出的線索,都在男主角視角裡一一解答。

故事有一些不合理之處,但在更大的奇幻設定底下,合理不合理似乎不是最重要的事。重要的是什麼呢?我以為是女主角的孤獨和男主角的孤獨,在這電影的世界裡被彼此正面、清楚的看見-那是現實世界裡邊緣人一輩子都得不到的關注和理解。

這不是一般的「愛情故事」,它是用想像力建造的城堡。在(熟悉台灣電影的人可能會覺得)豪華到不可思議的客串演出的趣味中,《消失的情人節》讓我喜愛的還是導演陳玉勳眼中的人物、記憶、時空-每日搭的台北市公車、郵局的叫號系統(我都不知道有這種抽號碼的密技)、看電影時一定會經過的信義區、上班時間的機車潮、美麗的海灘與中正紀念堂的豆味行(以前工作室附近啊,到底什麼時候拍的,那裡一直在捷運施工吔)。

以及,超意外地,「壁虎」居然有一場比《怪胎》裡面的「壁虎」還長的戲。前幾天才在工作室看到「壁虎」本人(???)的我,實在很想知道「壁虎」是在台灣有特別的隱喻,還是真有什麼跨文化的象徵。

#消失的情人節

2020年9月15日 星期二

補記二刷2012年《即刻反擊》(Haywire)心得

 

其實是上個月底在catchplay+看到《即刻反擊》在即將下架的片單裡面,就看室友一起重看了(室友已經三刷以上,我則是二刷)。

之前是在室友的推薦下第一次看了這部演史蒂芬索德柏為MMA格鬥冠軍量身打造的電影。當時覺得好看,但沒有很深的印象,只記得是有麥克道格拉斯、伊旺麥奎格、安東尼奧班德拉斯、查寧塔圖以及麥可法斯賓達等有名男星像客串一樣出來給女主角打的故事。

這次二看才真的看清這片的美好。劇情平凡得讓人不會留下什麼深刻印象,可正是因為劇情平凡,這次看的時候可以把注意力更多放到導演怎麼去拍女主角,怎麼讓她在各種空間裡發揮、展現身手,怎麼拍特寫,怎麼用一鏡到底不剪接的方式去拍近身戰鬥。然後,覺得這片太棒。

看完覺得史蒂芬索德柏真是位奇導,可以眾星雲集的商業大片,也可以拍這種(雖然也是眾星雲集,但眾星完全不重要)專注於展現女主角身手的小眾電影(不確定當時是不是當強片在宣傳,但個人以為是很小眾口味的電影)。

推薦給喜歡MMA格鬥的朋友~也非常適合健身時觀看(???)

#雖然在catchplay上看超級lag

#建議租片或到N台許願這片(???)

#健身片單(again)

2020年9月13日 星期日

怪物、血漿與女性-深入絕地The Descent

昨日在家跟室友看了他推薦的2005年的恐怖片《深入絕地》。DVD的畫質沒有很好,看的感覺像是更久以前的電影,但內容確如(已經看過兩次的)室友所言,很有意思。

故事其實跟所有「探險類」的恐怖片都滿像的,不過本片全女性角色(六個女性,我中間一度還臉盲分不清,還好故事線後來拉得很清楚,慢慢就比較可以摸到她們的性格),加上一開場就給女主角與第二女主角的關係埋下伏筆,使得故事中後半的戰鬥(?)顯得女力十足。

說是「探險類」的恐怖片,其實我自己並沒有看得太多,若是「登山」我會想到《林祭》、「古文明廢墟」我會想到之前看的《禁入廢墟》,也許更古早的《突變第三型》(個人超愛這片),再來就是之前看了但沒看完的《絕鯊47:猛鯊出籠》。其他一時之間就想不起來了(有想到《127小時》但主觀上覺得那不是恐怖片)。

感覺這類型滿有發展潛力的。不過就是在這個動畫當道的時代,想要看這種探險類的實景電影,似乎只能往老片那裡找。

《深入絕地》雖然也有一些動畫場面,但大部分來說,都十分手工感(無論是怪物還是地穴場景),看起來就是比較有臨場感。

本片列為十八禁電影,有大量血漿。聽說當時嚇死了不少人,但在口味越來越重的今日,大概就是普通限制級。喜歡怪物、血漿與女性恐怖片的人,這部必看。

剛查了一下,catchplay和friday兩個平台好像都有此片。健身時看應該也是不錯的(?)。

#深入絕地 

2020年9月9日 星期三

精巧飽滿、貼近實事—深海擴散Sea Fever


昨日用了最後一張catchplay+串流平台上最後一張單租兌換券換了六月多才在台灣院線上映《深海擴散》。

這片是室友選的,他說這片在院線時他就有想去看,但想時場次太少。我則是對這片一點印象也沒有,想說就跟著一看。

沒想到《深海擴散》會是如此精巧飽滿、貼近實事的驚悚片。精巧在於整個故事就是發生在一艄船上,一個紅髮研究生為了畢業而跟漁船出海近行實地研究。飽滿在於少少的人物、簡單的場景,卻用劇情帶出封閉空間中瘟疫散播的恐懼感。女主角的紅髮在西方(應該是歐洲)的各種負面象徵(或者該說是迷信)在電影裡無所不在,而她的專業則一而再地連結到我們從年初到今日的現實:曝露在感染風險中的人,應該要經過隔離的程序,確認沒有感染才讓他們回歸社會。否則,將可能將不應存在人類社會的瘟疫帶入人群。

如今(在台灣的)我們知道「隔離」的重要,但電影裡的船長船員顯然不了解「隔離」的意義。死亡突然降臨、每個人都有染疫的風險,這時想要上岸就醫是自然的想法,但若是你知道接下來可能造成的傷害(你的家人可能被感染,整個市鎮的人可能被感染,而且短時之間找不出特效藥也沒有疫苗),你會怎麼做呢?

《深海擴散》裡的海中怪物,其實與《深海終劫站》裡的怪物形象有些像,但《深海擴散》更專注在人類內心恐懼與選擇,怪物的部分只有一兩幕,提出的問題和思考的方向卻更令人印象深刻。





2020年9月5日 星期六

查理考夫曼式的藝術電影-我想結束這一切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

#無雷短評

本週末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看Netflix新上架、查理考夫曼的新作《我想結束這一切》。

因為一早就看到已看完的友人臉書波文說比《天能》還難懂,所以有了心理準備才開看。

看完的感想是:根本不是難懂,是不可能看懂吧(喂)。

主要感想幾乎跟看預告時差不多,就是:前面看起來像《逃出絕命鎮》演著演著就變成《紐約浮世繪》的感覺。

搜圖的時候,看到介紹的文章說這是一部「驚悚」類型的片,覺得很不可思議。雖然電影氣氛確實很詭異,說是「詭異到驚悚的程度」似乎也無不可,但是怎麼看都是查理考夫曼式的藝術電影(我也不確定可以怎麼說明)。

如果用近期熱映的電影來形容這部片,我會說:

1.《天能》頂多是燒腦,《我想結束這一切》讓你覺得你根本沒有腦(咦)。

2.《變種人》的氣氛如果有這片八成驚悚那應該就會是神作。

3.《花木蘭》和《我想結束這一切》,我選擇後者,看完也不後悔。

不用說,查理考夫曼粉絲一定會看這片,但若你不是,那先看個《王牌冤家》和《紐約浮世繪》,如果都喜歡的話,再來看這部也不遲。

最後,這部片也許也適合諾蘭指引觀眾看《天能》的那句話:不要想要理解它,而是去感受它。

#到底是在寫天能還是在寫我想結束這一切

#小孩才做選擇 #我都要(大誤)

2020年9月1日 星期二

就是部「青少年電影」—變種人The New Mutants


#無雷短評

1.

實在是期待太久,所以一定要看的《變種人》,但因為硬拼上了《天能》,而延到這週一才看。由於先看到大量普負評,降低了不少期待。看的時候,反而沒有「太高期望,導致太多失望」。

2.

其實就是真的拍得不好。從一開始就讓我有種「呃呃,不太妙」的感覺。後面中規中矩,還算可以接受,只是發展跟原本希望的「恐怖元素的變種人電影」,差距實在很大。確實如衝第一天的朋友所言,就是部「青少年電影」,完全不恐怖。也正是因為完全不恐怖,所以整片看下來就是沒有什麼記憶點。

3.

不過第二點所說,其實都沒關係,我覺得至少是讓我們看到《變種人》了(畢竟延檔那麼多次,差一點就什麼都沒得看。相比起來,我還是寧願看到這部片子,然後安心去睡)。

4.

個人覺得安雅的角色沒問題,不過呢,這一次,《變種人》真的不是神作了(啊,其實《艾瑪》也不能算神作啦,所以也不算第一次了)。

5.

不曉得如果不是福斯被迪士尼併購,這部片會不會更好一點?(反正都是不可能發生的事了) 顯示較少內容。

2020年8月30日 星期日

那個「慢慢」的過程-行者The Walkers

 


終於看了2014年陳芯宜導演拍攝的紀錄片《行者》。其實當年就聽到這部紀錄片不少好評,身邊也有朋友看完不斷向我推薦,但我都錯過而遲遲沒有看。最近在catchplay+串流上看到這片,立馬想要有一個時間可以好好來看。

此前看過陳芯宜前作,也看過她拍攝《行者》的開端與她自己這十年的創作思想與心靈追尋。因此是抱著非常期待的心情點開《行者》,十分好奇和期待,它到底講了什麼樣的故事。

結果《行者》還是超越我的期待,它不僅是談無垢舞蹈劇場藝術總監林麗珍創作(這部分當然是重點)的故事,而是一個帶觀眾走過/走進無垢舞團的故事。


《行者》分成一小段一小段,導演給每一段一個小標,但背後沒有一個方向或順序,只是從那段主題圈出一個標題,帶觀眾進入那個時空,去看林麗珍的創作、生活與觀點。

導演陳芯宜大部分是隱藏的(雖然拍攝時必然是有對話,但在影片中大多數是隱藏的狀態),因此我們更像是直接從導演的位置,進到整個無垢舞蹈劇場的空間。有時候在幕前、有時在幕後、有時在街頭、有時在山林、有時在海邊,也有很大量的時候是在林麗珍的家中,一切都是非常自然,慢慢累積引導我們理解無垢、理解林麗珍的創作。

那個「慢慢」的過程,是電影的節奏,也是無垢的節奏。


有人說《行者》像詩,而我感覺像詩的是無垢舞蹈劇團的舞。《行者》的語言極為直白、貼近生活、直觀且充滿生命力,像武林秘笈,像是一個學生跟隨老師,修習一種功夫,從內而外、從心靈到身體,像無垢舞者日常與林麗珍老師的相處那樣。它有詩的美和詩的時間,但看的時候,我們不僅僅是欣賞,而是重新調整我們的腦袋和感官,去理解和感受。

看完《行者》,我回頭讀了自己寫紀錄片《曼菲》的心得。我發現《曼菲》是完全關於舞者的傳記,它吸引你,讓你想要看曼菲的舞。《行者》卻有些不同,它拍的是創作者的世界,是關於舞蹈與劇場,卻又不只是舞蹈和劇場。大量的儀式和話語,像是宗教,也真是濃烈宗教元素,最終帶著你走向的卻又不是宗教的方向,而是關於生命、藝術、身體、能量和自然等等的交流。


老實說,我在看《行者》之前對於現在有點流行的「身心靈學」,並沒有太多認識,也不感覺被吸引。看《行者》的過程,好像漸漸理解所謂「身心靈學」應該是怎麼樣的東西,它的魅力在哪裡,以及為何現代人(也許不是多數)會被深深吸引。

此外林麗珍與舞團成員的相處狀況,讓我回憶起大學後半段到研究所的時光。雖然後來我離開了學術,像是把此前所學一切都還給老師一般,做著一般的工作、過著忙碌重覆的生活。但那段時光仍然對我今日的生命樣貌有極大的影響,我觀看和思考的方式是經過訓練,即或生活磨鈍了眼睛,在自己沒有意識到的時刻,它還是會回來,浮現在我的腦中。我感覺長時間跟隨一個老師能帶給你的東西就是這樣一種無意識的形塑。我想《行者》最感動我的是這個部分。


2020年8月29日 星期六

《天能》是真正的電影,諾蘭的電影

 


1.

《天能》實在讓人等得太久、等得太煩太苦,當它一開放訂票,室友和我就敲定時間,訂下了首日晚間六點多的場次。

不知是太興奮還是怎麼的,27日當天我比平常早起了一個鐘頭,腦袋清楚也沒有睡意。就提早出門,到工作室附近公園拍了拍貓咪、買了麵包和點心,再開始整天的工作。

五點多時收到室友傳來已到電影院的訊息。我剛好手邊工作也告一段落,就搭捷運前往京站與他會合。

六點多接近入場的時間,我們查看電子票券上面寫著14廳......但京站只有9廳.....往下一看「信義威秀影城」。陷入混亂的我們第一時間決定先去排看看能否買到他場次,結果京站接下來的《天能》場次很多但能買到的位置並不好。因此,室友決定打電話去問問信義威秀,現在趕過去的話,還能否入場還是退票。信義威秀那裡說可以入場(片長很長,還有很多可以看),或換晚一點的場次。

七點半左右到信義威秀。買票的人沒有想像中多,室友很快排到窗口,向櫃台說明狀況後,換到了八點二十五分5廳的場次,最後一排的位置。

還沒看到《天能》就已疲憊的我,當時只想著:果然是越重要的事越容易出包。上次《復仇者聯盟4》這次是《天能》。不幸中的大幸是:至少我們還是可以成功看到。

2.

可能被臉書影評洗版了兩三天,所以在進場看《天能》前,我已經作好了「可能會看不懂,但沒有關係」的心理準備。

在極力避免任何「爆雷」的狀況下進場,覺得非常享受這部電影帶來的一切-感官的體驗(即使我們看的是一般版)。

看完回程,完全累攤的兩人,在捷運上小聊了各自感受。但在這麼大量的刺激之後(加上我的位置可能太靠近喇叭,離場之後頭都還一直重重的),其實滿不想再深究一切。

3.

我傾向諾蘭在電影中的引導:「不要想去理解,而是去感受」。

像諾蘭之前的燒腦大作《記憶拼圖》、《全面啟動》、《星際效應》等片一樣,《天能》就劇情本身來說並不是多難懂,但「完全懂」整部片,卻確實需要花時間爬文、作功課、二刷或者三刷。

我偏愛「感受」那個世界觀和整個實景大場面,因此雖然累到不行,我仍感到極大的滿足。終於,等到《天能》,諾蘭沒有讓我們失望。

4.

看完最愉快的事,應該是「解禁」了。

從通勤時間開始,滑開點開各種解析、影評和討論。

老實說,我真的沒有完全懂,很多細節在第一時間都沒有看清楚、想明白,甚至還有許多腦補誤解。爬了文、看了幕後花絮和新聞之後,對《天能》的理解感覺有大幅度的提升。於此同時也十分慶幸:沒有在看之前先看這些文章。

因為,諾蘭電影是「雷不得」的電影(至少在一刷時是如此)。

5.

最後,我覺得四位主角都好棒(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派汀森、伊莉莎白·戴比基、肯尼斯·布萊納)。原本我只希望看到超美超正(因為聽說她在片中就是如此)的伊莉莎白·戴比基,結果沒想到每個角色都很棒。

更棒的是各種大場面的實景拍攝。那種場面是會讓我想說:是啊,我們都把有錢人想小了。世上的富豪跟我們能想像到的「有錢人」落差有多大?我不敢說《天能》說得夠多,但我想《天能》能夠讓我們看見世上富豪與我們想像中的「有錢人」之間的距離(也許不一定真實,但卻開啟我們的想像力)。

6.

關於電影的時間軸、尼爾的故事線、TENET與其他名稱的用意等等,我想太多強者已經寫了。我也是爬了文才明白大多東西。而一刷的我,沒有任何要補充。

我只想說:《天能》是真正的電影,非要進到電影院體驗得了(無論最後你喜歡或不喜歡),才能夠參與其中。



2020年8月22日 星期六

「時間迴圈」的重新混音版本-棕櫚泉不思議 Palm Springs


上週週間去看《追殺艾娃》的時候,看到《棕櫚泉不思議》的廣告(平面廣告&預告片),就頗為心動想看。但最近工作莫名忙碌、週末又連絡有活動,原本想說算了還是等串流上架再來看這部片,卻被臉書浮上來的好評吸引,終於還是擠出一點時間看了這片。

《棕櫚泉不思議》跟《怪胎》一樣是美術設計先吸引了我的注意。預告片有意思,我也真喜歡「時間迴圈」一類的電影,但難免想到《今天暫時停止》、《忌日快樂》、《明日邊界》等片(老實說,這類片我看的其實也不算多,就是比較成功的幾部有跟到),因此會有點擔心它「玩不出新把戲」。這種時候,就真的需要各種好評來推一把,而我也確實被推入坑中。

看完不得不說,《棕櫚泉不思議》做了一個很棒的「重新混音版本」(Remix,不確定這樣用對不對)。故事節奏極佳、敍事線清晰、男女主角的角色形象和性格也極為鮮明。完全不需花費力氣就能進到故事中,像是玩遊戲也像是看別人的遊戲直播那樣子,越看越了解它與其他「時間迴圈」故事的同與異。


(以下爆雷,未看勿入)


***

「同」的部分,沒什麼好說的:主角被封在某一天中,重覆再重覆,無論睡著或死亡,就會重啟。「異」的部分,才是它發揮的地方。首先,電影一開始男主角就已經是被封在這時空中無數年的人,對於怎麼要解開魔咒沒有興趣,隨心所欲地過著每一天、不在乎外人眼光、不在乎生死、不在乎一切也不在乎自己,反正就是每天醒過來,找點樂子,如此渡日。偶爾有不小心被他害到一樣困在這世界的人來追殺他,但沒什麼,他知道不管活著還是死了,今天都會過完,明天和今天一樣,也和昨天一樣。

因此,推動這故事的是女主角的加入。原本女主角只是一天中一個角色,在目睹男主角被追殺之後意外落入「時間迴圈」的入口,加入這個重覆一天的生活。電影很快帶過女主角企圖解開魔咒到放棄的過程,很快帶過男女主角相愛的過程,也很快迎來挑戰:在一再重覆的世界裡,男主角找不到女主角了。

男主角日復一日的尋找女主角,終於解開女主角藏在心裡的秘密,他一心想要告白,卻不曉得在這個他熟悉的時空裡,到哪裡才能找到女主角?同一時間的女主角,卻利用日復一日的生活,學習研究「時間迴圈」的理論,並以他們見到的羊作為實驗品,找到離開迴圈的可能性。

當他們再次相遇時,女主角跟男主角說她找到離開迴圈的方法,要男主角跟他一起走,男主角卻只想向女主角表明愛,希望女主角跟她一起留在這個迴圈中,一起無憂無慮的渡日。

故事到了這裡,兩個人在這迴圈中的處境、兩個人的性格與兩人對現在和未來的想像,都顯示出很大的差距。結局收在男主角決定跨越自己對回到現實的恐懼,與女主角共赴「未知」,最終回到現實的第二天(11/10)。

結局的好處是完全了整個故事「輕喜劇」的基調,讓「愛情」成為男主角跨出侷限的推力。壞處是整個故事呈現出男女主角的差異被輕輕帶過,彷彿只要有「愛」,其他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但現實往往不是如此)。不過若是導向「開放」或「半開放」式的結局,這電影也許會變得不是那麼討喜(後來在網路上找圖查資料時,居然真看見有文章寫說劇組有拍攝不同版本的結局,因為此一結局較受歡迎,所以才採用)。

撇開結局,我會覺得《棕櫚泉不思議》看起來像是用「時空迴圈」拍出的愛情電影,實際上卻更像它的前輩《今天暫時停止》、《忌日快樂》、《明日邊界》等片是關於人生的電影。被困在迴圈中的男主角認為只要能跟女主角一起在迴圈,一切就圓滿(畢竟他已經在這迴圈中太久,習慣也漸漸懂得享受這一切,除了孤獨);被困在迴圈中的女主角成長改變,認清昨日之非與明日可能,因而轉換成不一樣的人(基本上女主角比較像《今天暫時停止》、《忌日快樂》的後代)。兩種人算得上是互補嗎?在現實中真能快樂在一起嗎?我們不會曉得。

最後,電影的音樂很好聽,跟電影節奏配合的極佳。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在寫這篇文章時,腦中想到的卻不是電影裡任何一首歌曲,而是好樂團〈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的副歌:「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 只顧著自己眼中沒有其他人/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 不懂得犧牲只想過得安穩」。然後心裡想著,如果我是男主角的話,我會有勇氣與女主角一起去挑戰「可能存在」的未來嗎?(畢竟女主角進這迴圈不久,而男主角已經在那裡待了超過一輩子?)

2020年8月14日 星期五

「女性」與「精神病」-82年生的金智英Kim Ji-Young Born, 1982

 


這兩天看了之前上映時討論度很高的《82年生的金智英》。電影確實如當時看到的討論那樣,有大量對「韓國性別不平等文化」的描繪,兩位主角的角色也十分容易讓投射自身經歷,可以理解為什麼熱度會如此高。

光是比較台灣和韓國文化中的男女職場狀態、婆媳問題、重男輕女等就有太多可以談。因為個人經驗有限,我頂多只能說電影裡雖然把「婆媳問題」刻劃得很清楚,卻在「婚姻」的部分頗為美化(在我看來男女主角其實都還滿體貼對方的,不過也許足以嚇死未婚的男女?),好像「婆媳問題」就是兩人之間最大的問題。

職場方面,也許是沒有真的進過大公司過班,加上身邊強大的女性太多,因此很難感受到全片不斷強調的那種「排擠女強人與請育嬰假的男性」文化。重男輕女問題,感覺在我父母那輩還是非常明顯,在我這輩也許還有很多,但自身接觸到的朋友來說,似乎沒有像電影演的那麼誇張(因為真的跟韓國文化太不熟,不曉得現實的韓國是否如電影所呈現的那樣)。

(以下有雷,未看勿入)

***

我看這片最期待的其實是關於「女性」與「精神病」的描繪。

電影裡,社會對「女性」的歧視無所不在,女主角在「自己想成為的職場女強人」與「勉強自己接受現實成為一個全職媽媽」之間掙扎,以及發現(或者應該說被告知)自己「有時會變成別人」一事之後轉向寫作。這兩部分頗像《黃壁紙》(之前看《吞噬》後,室友推薦一讀的女性主義短篇小說經典)故事中的女主角(經典作品果然就是會在看其他作品中時時想到),被認為產後憂鬱,不斷被先生要求休息,但她根本不想休息。

女性主義的部分我覺得很清楚,也很棒,但「精神病」部分最終卻讓我感覺空空的。男主角職場的同事、男主角的母親、女主角的母親、女主角的父親和弟弟,都讓人覺得「精神病」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陌生的存在,同時有「歧視」和「同情」兩種成份,每個人都不曉得怎麼辦,又因為不了解而感到恐懼。

到故事三分之二之前,我都還覺得電影對但「精神病」在人際間的張力描繪得不錯,但女主角一知道自己的狀況之後,「很快速地帶過她積極治療、很快速地讓她和先生合解、很快速地讓她投入寫作」這部分讓我覺得非常錯愕。前面花了這麼多時間描述的困難,結尾卻用很輕易的方式收束,怎麼會這樣呢?

在很不能接受這樣結局的狀態下,跟只看過小說的朋友提起這部電影,朋友建議我去看小說。她說:小說是大悲劇收場,一切都沒有變。

我想我應該是不會去看小說,但聽朋友說小說結局,心裡一直在想:為什麼電影要改成現在的結局呢?是我誤解了結局嗎?還是我真的離一般人太遠了呢?也許電影的結局才是大家想要的?(畢竟我是連《我們與惡的距離》都沒有看的邊緣人)

也許真的需要有電影和小說都看過的人來為我解答了。

#女性主義的部分也許成功傳達了
#但精神病的部分也太省略了吧

2020年8月12日 星期三

非常浪漫的電影-一日一生Labor Day

 

(本文劇透,未看勿入)


2014年的《一日一生》是根據2009年喬伊絲·梅納德所著同名小說所改編的美國劇情片。故事看似是我個人比較不偏好的漫浪愛情,但印象中前幾年有聽說好看,而列入待看清單。在HBO   GO上看到就準備一看。

1987年,一個小地方一個小男孩與離婚的母親一同生活,遇上了逃獄犯人。相處了幾天之後,男孩與母親的命運都被改變了。整部片浪漫得不像是我會喜歡的片,但三個主角的描繪與對「家庭」的詮釋卻深深打動我。

從男孩的角度看,這位逃獄犯是一個真男人。男孩曾以為會永遠封閉自我的母親不單對逃獄犯敞開心房,並且迅速墜入情網。男孩也從與逃獄犯幾日相處中,得到了心目中一個「父親」的形象-很MAN、教會他打球、懂得修理房子車子、溫柔又強壯的膀臂。男孩從而知道自己終究是男孩,無法成為母親的伴侶、撐住這個只有他和母親的家,也從此有一個值得追尋的背影。

從母親的角度,逃獄犯突然地闖入她憂鬱無力的生活,給她滿滿的溫柔和愛。她理解、接受逃獄犯入獄的真相,甚至將她深藏心底多年使她陷入憂鬱的真實原因告訴了逃獄犯。她做出了此生最大膽的決定,雖然最終失敗並讓她發覺自己不能好好照顧孩子(讓出了監護權),卻也讓她誠實的面對自我。

從逃獄犯的角度,他逃獄是因為沒有人聽他說他的故事、沒有人知道他失去過什麼、也沒有人在乎他。他跟警衛說:若警衛離開,他就會跳窗逃走。沒想到警衛馬上就出去抽菸,所以他就跳窗逃走。更沒想到的是他遇上了這對母子,在幾日相處間,像是找回正常人的生活,擁有了他未能體驗到的家庭生活。

雖然以「一家人」的身份逃往加拿大的計劃失敗收場,逃獄犯回到監獄。故事的浪漫卻沒有停在這裡,反而是隨著男孩長大,到他成人以後,憑著那兩天從逃獄犯那學來的做派手藝,開了店並上了雜誌。即將出獄的逃獄犯看見了他的消息,寫了信給他,他告訴逃獄犯,母親仍在原來那個家等待。故事在兩人重逢中結束。

嚴格來說,逃獄犯改變的是男孩的命運,而非母親的命運。當男孩與陷入憂鬱的母親一同生活的時候,男孩不再是被照顧的角色,而是想盡辦法要照顧母親的角色。這樣的角色逆轉,正巧和《天使的臉孔》裡的母女角色一樣(只是《天使的臉孔》裡的母親廢得更徹底)。男孩試圖要讓母親開心,可他始終並不知道母親憂鬱不振的真正原因(因為母親不會跟他說),也沒有力量去改變母親。他的父親有另外的家庭,在他心中並不具有父親的形象(他並不嚮往成為那樣的男人),因此他變成孤兒一樣的存在(想成為大人,但不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大人)。如果沒有逃獄犯的出現,他可能在父親和母親兩邊都找不到歸屬、不知道如何才能得到關注和愛、強迫自己在少年時期就像成人一樣行事,以致於對於未來沒有想法、對於關係也沒有概念。

母親對逃獄犯敞開心門的結果是發現自己所做所為很可能對孩子的未來有極大影響,很有可能更加封閉自我。但對男孩來說,逃獄犯帶他看見了「大人的樣子」,讓他對「家庭」有不一樣的想法。後來他跟父親新家庭一起生活了幾年,再後來他回到母親身邊,開始做當初他們三人一起做的派,接著他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

原以為《一日一生》是個浪漫愛情故事,看完才發現它是浪漫親情故事。大家都知道「遇見靈魂伴侶」是浪漫的,而《一日一生》的故事卻說「遇見你想成為的大人」也許也是浪漫的。

#一日一生

找到戰鬥的目的—追殺艾娃Ava

 


昨天和室友去看了潔西卡雀絲坦主演的新片《追殺艾娃》。也許是因為原本看預告和簡介的時候,有滿滿的擔心,對本片期待並不算高,所以看完有比預期還喜歡這片。

從幾年前室友帶看潔西卡雀絲坦的電影《00:30凌晨密令》、《攻敵必就》、《暴力年代》(自己又多追了《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以及其他非主演的《姊妹》、《星際效應》 )等片之後,就完全被圈粉。但不能不說她近幾年接的《牠:第二章》和《X戰警:黑鳳凰》都讓人覺得滿失望的(那兩個角色其實都不需要潔西卡演的感覺...)。

因此在看之前挺擔心潔西卡的外型並不是太適合演出殺手這樣的角色(不是演技或訓練問題,而是身材體態本身),即便如宣傳所言,潔西卡為戲訓練了數個月(在片中也可以看到她確實練得比原先壯不少),仍然不太能在視覺上給人信任的感覺。這個擔心在片中並沒有消失,艾娃與其他人交手的時候,並沒有讓我感到真槍實彈那種緊張,以致於全片我最喜歡的武打片段竟是柯林法洛和約翰馬克維奇那段怪異的師徒PK。

然而,《追殺艾娃》裡的潔西卡卻是我真正想看的潔西卡。高度精神壓力、對過去和未來的迷網、酒精與藥物的引誘,乃至於作為殺手的她面對家人和舊情人的複雜情感,都讓人想起她是那個演《00:30凌晨密令》、《攻敵必就》的潔西卡啊!(愛心)

此外就是最後結局,我個人也滿喜歡的。雖然柯林法洛出現要殺潔西卡的時間很奇怪,但這個設計卻讓我看到艾娃這個角色在絕望的狀態下面對忽然出現的仇人,重新找回力量。那場對決讓她第一次明確知道自己為什麼殺人,也好像找到繼續戰鬥的目的。

《追殺艾娃》可能有一些令我介意的缺點(比如除了艾娃之外的角色都有點單薄),但對我來說潔西卡的演出與最後結局,就讓我感到滿足。誠心希望可以成為系列,並且可以拍得比這集更好。

#追殺艾娃
#潔西卡雀絲坦

2020年8月9日 星期日

戀人的基礎-怪胎I WeirDo

 

#我今年最希望能大賣的一部台片
#不敢說沒有之一

由廖明毅導演,謝欣穎、林柏宏主演的《怪胎》,應該可以說是近幾個月來最讓我期待的一部片。原因並非許多媒體主打的「台灣第一部iPhone電影」,而是兩位主角、預告和海報呈現出的電影風格。

七月中知道這部片上檔時間,就立馬約了朋友一起去看。原本擔心場次太少,到這週五看場次才安心下來,敲定了週日一早的場次。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我居然大大睡過頭又遇上開得超慢的公車,完全趕不上原本九點五十分百老匯的早場。還好機靈的朋友立馬查了一樣在公館附近的東南亞秀泰,十點場次。我從公車轉捷運一路奔跑,終於安全地在九點五十六分抵達戲院。一身臭汗地進場觀看。

看完我必須說,《怪胎》完全值得。除了意外《怪胎》可以排上東南亞的大廳(因為早場,我們也坐到很好的位置)外,也很意外早場的人還不少。誠心希望這部片可以大賣。


***(以下劇透,未看勿入)***

電影基本上是標準的三幕劇,第一幕是愛情輕喜劇,男女主角相遇相戀到同居生活,輕快幽默;第二幕是轉折,一種偶像劇式的愛情悲劇,也就是兩人的愛情受到不可抗因素影響而走向崩解;第三幕則是結局,以夢境轉現實的方式,把故事主線拉到另一層次,最後提出一道永恆的戀人習題:你們相愛的基礎是什麼?

在網上找圖的時候,有媒體直接說出了「逆轉式結局」的部分,我一邊想還好我什麼都不知道就進場觀看,一邊想著這不完全算是「逆轉式結局」吧?畢竟第二幕本身暗藏有「非現實」的部分(最明顯的是林柏宏飾演的角色設定上是不會打字的翻譯。這樣的翻譯要轉去做出版社編輯不要說能不能適應,根本是無法勝任。再怎樣他都宅了這麼多年,要說沒有OCD就可以立馬變成「正常人」渴望正常的工作和社交生活,感覺就非常古怪),因此第三幕的部分幾乎可以說是傑出的一手(如果沒有這一手,第二幕的Bug會非常大),讓故事繞回「戀人關係」的核心。

我曾聽過一個長輩分享說,如果你喜歡的不是對方現在的樣子,那麼你就不適合跟對方在一起。因為那種狀況下,你會希望他改變,希望他變成你喜歡的樣子,但那是不可能的。

《怪胎》結尾提出的問題與那位長輩有點像,但又不一樣。它反過來問:如果你們在一起之後,對方變了呢?如果說原本你所喜歡他的特質消失了,你們還能夠繼續在一起嗎?

電影以OCD作為男女主角相戀的基礎,實際上可以延伸到所有戀愛關係。就像故事裡女主角的夢境所呈現:在喜歡對方的時候,所有對方的特質都是美好的,但關係變質的時候,原本喜歡的特質都會變成問題。

回到故事的最後,女主角發現自己的OCD忽然消失,並在腦中重演一次與自己夢境相反卻一樣的場景,她要怎麼做呢?

我個人覺得故事的完整度與最後結局我眼睛一亮。原本我只是喜歡電影的美術風格,期待它能夠好好說一個愛情故事,沒想到最後我不單得到了喜愛的美術風格,還得到編導對「戀人」的觀察與詮釋。

在一般愛情電影裡,我們會看見愛情要件是:兩個人互相喜歡,有時候是在對方身上看到自己的特質,有時候是因為性格互補而相愛。常常不會提到「現實」,包含一起生活存在的問題、共通的想法與興趣、對未來的期待種種。《怪胎》花極少時間談互相喜歡的過程,而花大部分時間去面對「現實」。

把「現實」層面談得很清楚的愛情故事,讓我比較有深刻印象的是《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一個巨星的誕生》(抱歉我愛情電影看得不夠多,不然我相信有很多在「現實」部分談得很好)。《怪胎》與上述兩部片不同的是,它不以沉重寫實的方式去談,而是以輕快奇幻的方式呈現。

我一度擔心自己期待太高,看完會大失所望,沒想到結果如此令我驚豔。除了編導很棒、謝欣穎和林柏宏的表演足夠說服力之外,我也很喜歡裡面鳥和壁虎的設計(尤其是壁虎叫聲到壁虎出現的安排)。

#怪胎
#林柏宏今年還有杏林醫院欸好像很強
#謝欣穎真是會選片拍


2020年8月8日 星期六

作為孩子無法選擇-天使的臉孔Angel Face

 

(本文劇透,未看勿入)

在catchplay+上看了《天使的臉孔》,一部2018年在院線的時候就有朋友向我強力推薦的電影。當時知道得太晚,場次太少,沒有去看。後來也沒在DVD店看過這片,轉眼就過了兩年。加入catchplay+之後,想起朋友的推薦,找到這片存入待看,又過了好幾週。今天終於補完。

非常好的一部片,但確實如我所想,是需要預備好才看的一部電影。故事以一對母女為中心,從片頭開始女兒和母親的角色就奇異的混淆-好像是女兒在照顧母親,而非母親照顧女兒。片中瑪莉詠柯蒂亞(Marion Cotillard)飾演的母親,酗酒、抽煙、說謊、隨意與人發生關係、缺乏責任感等各種失格,幾乎只會嘴上說愛,行為則比女兒更為幼稚無能。女兒看似成熟(或者說被迫成熟過於自己年紀當有的程度),實際上仍只是個小女孩。她足夠聰明,知道母親到底做了什麼,足夠聰明知道誰是好人,但卻仍是個孩子,處在一個孩子的世界。

電影在母女精彩的演出中展現了失去母親的女孩如何扮演母親、複製母親行為、試圖讓自己相信母親已死的過程。原本母女互相依戀的關係,在失格母親消失的狀態下,女兒被迫成長,被迫在沒有選擇的世界中選擇。因此她找上了曾是懸崖跳水員的鄰居兒子,試圖要成為他的女兒。現實中自然無法存在這樣的選擇,但故事裡,男人知道不可行,卻實際上對女孩付出了關懷,真正對女孩好。

嘴上說愛的母親、假裝足夠堅強的女孩、沒有資格卻實際付出的男人,三個人在故事中形成強烈對比。相對於電影簡介上提到的《歡迎光臨奇幻城堡》,本片更沒有童年濾鏡、母親更為失格,社會階級在《天使的臉孔》不被特別突顯,更加專注在母女關係與失去雙親的孩童心靈,因此故事本身讓我連想到是枝裕和那部《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想到「作為孩子無法選擇」的困境。

有時候會覺得這樣的故事太過極端,應該不會在現實中發生,但實際上只是大多數人比較幸運沒有遇見。有時現實發生的事,比電影所呈現的還要驚悚、還要超乎想像。孩子有強大學習和複製的能力,他們可以把大人生存方式學下來,卻不一定明白所行一切所代表的意思與代價。


2020年8月7日 星期五

2007年的女性復仇電影—勇敢復仇人The Brave One



2007年的《勇敢復仇人》(the brave one)是室友幾年前列推薦片單給我的時候,列在很前面的一部美國電影。印象中,當時有請朋友幫忙找找看,但後來不知為何就一直沒有看到這片。前些日子跟室友在Netflix上亂逛時看到《勇敢復仇人》,就問他會想再看嗎?結果就一起看了。

在《沉默的羔羊》之後十六年的茱蒂·佛斯特,魅力依舊,詮釋失去摯愛後變成復仇者的女主角,悲傷而有力量。故事有滿滿紐約城市的味道—各色人種混合的生活、美國夢背後藏著罪惡角落、私刑者與警探亦敵亦友的關係等—今日看起來十分老派(甚至有老派的政治正確),卻非常迷人。

近年來私刑者或超級英雄之類的電影和影集不少,可以感受到關於「正義」的討論,無論在美國或其他地方都還是有極大吸引力。回頭看《勇敢復仇人》裡女主角與男主角的對話,不免覺得更近期的作品少了些留白和想像,對人性的想法也更黑暗許多(也許大家口味都變得太重了?)。

喜歡女性復仇類電影,不能錯過這部《勇敢復仇人》。

2020年8月1日 星期六

謊言的代價-核爆家園Chernobyl



終於看了想看很久的《核爆家園》(Chernobyl)。

《核爆家園》在去年開播的時候就在同溫層引起極大的討論,題材非常吸引我,而迷你影集(全五集)的長度也在我可接受的範圍,原本就列為必看,卻因為懶得租片而遲遲沒有補完。因此,本月catchplay+要與HBO GO合作,《核爆家園》便成為個人第一個必看的項目。

今天一口氣把五集《核爆家園》全看了。確如各種評價所說,可以列作「人生必看」等級的作品。五個多小時的故事、多線的敍事,從一般民眾、科學家、政府官員等角度,讓人看到整個事件的不同面貌。


在一般民眾的部分,消防隊夫妻一線與第一集車諾比鎮上百姓觀看核電廠火災的反應,展現出的是當時民眾各式各樣「無知」。雖然看著影集的我們並不見得更懂核能或核災,遇上事件的時候,也許也會跟他們一樣反應,但接下來我們卻離他們視角越來越遠,漸漸地看到雙重恐懼:一是來自對核能的恐懼,一是來自政府謊言的恐懼。

從第二集開始,我們就更多與科學家、政府官員、救災人員走在一起。無論是自願或非自願,他們往最危險的地方去,處理一個接著一個令人震憾的危機,邊行動邊想辦法,幾乎是真實版的「不可能的任務」。然而,隨著時間過去,「為什麼會爆炸?」這個應該被回答的問題還是懸在那裡。直到最後,才由主角的口中說出來......試圖用謊言埋葬秘密的國家,似乎應該為車諾比核爆負責,或者說國家應該要面對核能電廠存在巨大缺陷的問題。


剛開始看的時候,會覺得《核爆家園》唯一的缺點應該是全部的人都說英語,但看到最後會明白:這片讓本國人拍根本不可能拍出來。影集基本上已經十分客觀,沒有讓英雄太過英雄、好人太過好人(雖然壞人真的是壞人),但該給的榮耀一點也沒有少。

除了對於揭露國家謊言、為無名英雄們留名,這些明確透過劇本對白呈現的部分,《核爆家園》的電影語言和角色形塑也都令我驚駭。車諾比的建築空間、撤離區的老婦與動物,竟成為看完之後我最印象深刻的部分。


角色方面,史戴倫·史柯斯嘉和艾蜜莉·華特森讓我想起他們多年前一同演出拉斯.馮.提爾《破浪而出》(兩人長相居然都沒什麼變,太可怕),在《聖鹿之死》裡嚇死大家的巴瑞·柯根居然也演出了戲份不多卻不會沒注意到的一角(這位年輕人太會選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