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9日 星期日

阿堯宇宙中的《沈沒之島》(Taivalu)

 


昨天在catchplay+上「紀錄片」分類有什麼好看的時候,看到了黃信堯這部2011年的《沈沒之島》(正確片名應是「沈ㄕㄣˇ沒ㄇㄟˊ之島」)。今年金馬看了《唬爛三小》、院線看了《同學麥娜絲》,所以有點想看看阿堯導演拍一般紀錄片會是怎樣。

結果《沈沒之島》依然是那個我們熟悉的阿堯,鏡頭上認真凝視社會、旁白卻要你換個腦袋去思考(既是一種戲謔的幽默,又是在引導你「不要只是看,不去想」的力量)。

影片從阿堯要去拍太平洋上的小島國吐瓦魯(一個被聯合國宣告在不久的將來,會因全球暖化而第一個消失的國家)出發,一面看著吐瓦魯,一面對照著台灣。吐瓦魯和台灣一樣的是島國,一樣面對全球暖化的危機,但兩者有更多不一樣的地方:前者是仰賴世界各國經濟支援而生存、人口只有一萬一千人左右的國家:後者是我們生活的這塊已經工業化卻在國際上定位不明的國家。 

我很喜歡貫串整部紀錄片的「挪亞方舟」的故事。吐瓦魯居民大部分是基督徒,對大部分的島民來說「全球暖化造成海平面上升」是外面傳進來的事,他們相信「《聖經》創世裡上帝給挪亞的應許」,但影片接近結尾的地方卻有一位在當地教會工作的人說:「上帝是給挪亞應許沒有錯,但挪亞沒有承諾過什麼。今日我們面臨的全球暖化與海平面上升的問題,是我們人類造成的。」

《沈沒之島》裡阿堯去到遙遠的吐瓦魯尋找「海平面上升的證據」同時反思「台灣現況」,但我作為觀眾,卻再次想起以前研究所時老師跟我們說寫論文要像「一沙一世界」那樣去寫的教導。隨著阿堯導演的鏡頭和旁白,我們去了一趟吐瓦魯,回頭看過台灣南部的水災、地層下陷與人工沙灘,再看到在兩根金屬柱上建立的國家。這些場景是沙,我們從中間看到了「世界」,人類建造出的世界。

 原本只是想看看在《唬爛三小》與《大佛》之間的阿堯導演拍了什麼樣的紀錄片,沒想到看到了「世界」。如果阿堯導演有宇宙,那麼我想那宇宙不僅是他獨有的台語旁白,而是由他鏡頭和旁白帶出「看與聽」的能力。

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

Netflix紀錄片《我的章魚老師》(My Octopus Teacher)


 差一點就要成功攻破我淚腺的《我的章魚老師》。

因為孫得欽在臉書上推薦,室友問我要不要一起看。原本是想說在地獄週結束的時候看點輕鬆的東西(想說netflix紀錄片應該都是滿輕鬆的吧...),結果大誤。

這是一個只能看不能轉述的故事,就像明明看過孫得欽的推薦文,但在開看時對這片到底會說什麼一點印象也沒有。其實很少看這種自然類的紀錄片,因此完全不曉得同主角一起進入美麗海洋(不會游泳的我一輩子也不可能親眼看到如此美景吧)是怎樣的一件事。

海洋太美,章魚老師充滿智慧。在紀錄片快結束的時候,室友說想到章魚應該會想到殺老師吧?

在他說之前,我完全沒想到,可經他一說,心裡就滿滿的吶喊:是啊,殺老師不就一直是章魚的形象嗎?我愛章魚老師啊!嗚嗚嗚。


2020年11月21日 星期六

無常,再加上幻滅-同學麥娜絲Classmates Minus

 


#心得微雷

#未看勿入

《同學麥娜絲》行銷做得厲害,跟朋友早早約好上映第一週就一起衝去看。因為此次在金馬影展看了《同學麥娜絲》的原型《唬爛三小》,因此看完出來第一時間,朋友就問我:兩部都看過的我覺得有什麼差嗎?

我想了一下,就說:《唬爛三小》是2005年的作品,《同學麥娜絲》感覺是它的後傳,但又呈現的方式卻又完全不是後傳。粗略來說,我覺得《唬爛三小》講的是人生的「無常」,《同學麥娜絲》也講「無常」,但在「無常」之後,還有「幻滅」。

《唬爛三小》是紀錄片,故事是從阿堯角度去拍同學,原本只是練習,但因著一位同學忽然過逝而興起把那些錄像剪輯成紀錄片的念頭,後來又拍了幾年,最終剪出了《唬爛三小》,一個人拍、剪成片,沒有配樂,卻讓人驚嘆地真實,直擊我們的日常與現實。同學們常聚的茶店、沒什麼目標和意義的聊天(大部分在唬爛),在各自生命的路上或是順或是逆,都還能回到同學身邊。即便忽然之間其中一位的生命被奪去,同學們還是可以好好地送他。

《同學麥娜絲》以偽紀錄片、真劇情片的方式呈現。角色並非延續《唬爛三小》(如同阿堯啊導演在《唬爛三小》金馬映後所說,《同學麥娜絲》的角色工作或設定可能跟他同學相似,但實際上是他重新寫過的角色,為的就是不要讓大家把角色直接連結上他同學),但故事的主弦律卻給同時看過兩部的我一種連續感(事實上,《同學麥娜絲》前三分之一的部分,算是回顧了《唬爛三小》令人最印象深刻的畫面和情節)。《唬爛三小》呈現二、三十歲時人生遭遇的荒謬與挫折,《同學麥娜絲》則再往後推到可能三、四十歲,從同學們(或者加上阿堯啊導演自己)的命運去看人生,看到的是年輕時對「人生想像」的幻滅。

看完可以明白為什麼《同學麥娜絲》四位主角都報了男配(因為戲分真的很平均),也可以理解為什麼鄭人碩和納豆會被更多注意到(雖然劉冠廷的角色被寫得也很棒,但感覺導演還是把最好的戲給了納豆,而看過《唬爛三小》的人會明白那有多合理)。

同行朋友問我會不會覺得電影拍得有點發散,我想了一下說:看的時候沒有感覺它發散。可能是因為它偽紀錄片的形式,讓我覺得很順,但被她問時回想,確實會感覺到故事沒有那麼集中火力,以致於看完會覺得後座力沒有預期的強(主要可能還是有與《大佛普拉斯》作比較的關係)。演員的部分非常棒,除了銘添與特助那一段咖啡戲我完全無法(覺得拍這麼長令人不耐)外,大部分角色都令我感受到導演和演員對角色的愛和投入。

鍾導(中島長雄)這次的攝影難得沒有特打中我(一直很喜歡鍾導的攝影風格),配樂則是完全開啟同行朋友的粉絲濾鏡(但因為我此前沒有接觸過濁團,所以開不起來)。不曉他們今年金馬會有什麼展獲,但無論如何,都希望票房可以漂亮。

2020年11月17日 星期二

Netflix紀錄片《請服藥》(Take your pills)

 


前陣子看《后翼棄兵》時,室友跟我一路都很關注女主角嗑的那藥丸。我們對今日的精神科用藥還算有些熟悉,因此對影集裡那藥的藥效感到困惑:如果是提升專注力,台灣最知名的藥一定是被稱作「聰明藥」的利他能(Ritalin),特別是在故事裡給孤兒院孩童定時服用的設定,難免令人往過動症用藥方面猜想。但後來禁止給兒童服用那藥的情節與更後來領養女主角的母親有那種藥的處方籤(似乎是用來安神助眠?)的部分,讓我們覺得不像是利他能或類似的藥,最後我們認為那藥可能是虛構的設定(當時覺得如果真有這種藥,大家一定嗑爆,應該不會這麼難想像吧)。

看完之後也沒有再去想它,直到昨天在家想說開個Netflix看個紀錄片好了,就發現這部《請服藥》。點開看的時候,其實已經有想到《后翼棄兵》,但更多是看簡介時覺得:阿德拉(Adderall)是什麼?比利他能還威嗎?來看看Netflix拍了它什麼好了。

一看才知道阿德拉不單是在美國是知名度超高的藥(知名度應該不亞於用來抗焦慮的贊安諾吧?),許多流行文化(電影、影集、歌曲)都用過它的名字,而且使用人數成長快速(且明顯比其他國家來得多)。

上網查這個藥名的話,會查到「美國是必須經由醫師處方才能使用的藥物,舉凡 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D(注意力缺陷障礙症)、嗜睡症等,都能試著服用此藥改善症狀。」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是以ADHD、ADD的診斷得到處方籤,在台灣ADHD、ADD的診斷應該是用利他能比較多,但嗜睡症患者可能可以得到阿德拉。

《請服藥》紀錄片中訪問了正在服用阿德拉的人與曾經長期服後但目前沒有服用的人,配上許多專家學者醫師對阿德拉的研究和討論(有一段討論到利他能,但利他能的歷史沒有阿德拉長,而引起的討論可能也沒像阿德拉那麼豐富)。其中最令我驚訝的大概是片中說到阿德拉其實結構上就是安非他命,最早被發明且大量使用於20紀60年代,後來一度沉寂(可能是因為被視作毒品,讓大眾有不好的觀感),直到近十年才又以治療ADHD、ADD重新回到美國社會(其他國家我不確定,因為在台灣並不太有機會知道這藥),接著使用者就以極快的速度成長。

服用阿德拉究竟能如何呢?真的會變聰明嗎?紀錄片中提到一個有意思的實驗,比較服用阿德拉與安慰劑的兩群人,服用安慰劑對照組各項表現都一樣,只有一題,服用安慰劑的人和阿德拉的人回答明顯不同,那就是「你是否覺得服用藥物提升了自己學習和認知的能力?」服用阿德拉的人明顯覺得自己的學習與認知能力提升了,而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則沒有如此感覺。

這樣的研究結果代表什麼呢?該研究的學者表示:這可能表示阿德拉實際上不一定提升了人的學習與認知能力,但它可能讓人的腦認為它有這樣的效果。這表示即便阿德拉沒有實際提升人學習認知事物的能力,它確實使人有自信和動力。

除了提自信之外,它是一種興奮劑,可以讓人感覺精力充沛,可以面對源源不絕的任務,甚至不去注意到身體的不適。因此,它是一個確實有效果的藥物。只是問題是長期服用耐受性會明顯增加,以致於漸漸地不在只是小劑量穩定服用,需要不斷增加用量外(成癮或者依賴),還有可能導致失眠等結果(又需要另外吃鎮定類的安眠藥助眠)。

跟室友分享我看《請服藥》之後,覺得《后翼棄兵》裡女主角嗑的藥很可能是以阿德拉(20世紀60年代可能叫別的名字),但若是阿德拉的話,影集中唯一不合理的地方是女主角後來的媽媽在失眠酗酒時拿到的處方籤應該不會是阿德拉一類的藥物。室友回答,那在網上查查看,也許早就有人說過了也不一定。

目前在網路上查到(排在搜尋最上端的)中文資料,排在第一筆的是文章〈電影視界|NETFLIX 神劇《后翼棄兵》裡的「綠色膠囊」,原來不是虛構藥物?〉裡說影集裡虛構名稱為「xanzolam」的鎮定劑可能是導演取材於治療焦慮,失眠及其他藥物的症狀用藥「Librium」。我另外去查了「Librium」,覺得媽媽用的藥很可能確實取材於此藥。但女孩小時候在孤兒院被規定服用的藥物卻與「Librium」的藥效頗不相合。再則當時是讓孩童們白天吃,顯然是希望讓他們能專注任務,變得乖巧好管理,並非用於安眠。女主角是因著友人推薦,所以才在夜晚服用,而產生了奇異的效果。

另一篇也是在搜尋前幾名的Ptt八卦版上的文章則是直接問網友:女主角吃的是什麼藥丸?下面的留言有認為是利他能的(畢竟在台灣最有名的聰明藥就是利他能),但讓我意外的是也很不少人回了阿德拉(有一位網友甚至也提到這部《請服藥》)。

比照影集的設定與目前查到的資料,女主角吃的藥應該還是一種混合不同藥物的虛構藥物(或者是當時版本的阿德拉也被用於安神之類,只是今日我們比較不曉得),可以說又回到最初我們看完的推想。

回到《請服藥》一片,影集花大量時間討論今日阿德拉被大量服用的狀況,將背後的根源指向美國資本主義與高度競爭社會。影片最後留下的問題是:阿德拉作為一個選項究竟是不是好的呢?

觀看這紀錄片的我則不斷想到近期讀完的《北歐萬有理論》中,作者一再說明的「美國夢」已經不在「美國」(而是在北歐)的觀點。當資本主義發展到美國現在的樣子,從求學開始到進入職場,不斷與他人競爭的狀態,但其實像北歐幾個國家以國家力量先保障每個個人從出生到老死的醫療、教育、生產到養老等基本人權,是不是更是可能除去阿德拉這類藥物被濫用的可能呢?

2020年11月15日 星期日

從《鬼入侵》到《鬼莊園》

 


麥可·弗拉納根的《鬼入侵》應該是我獨自追完的第一部影集。當時是因為室友強力推薦,加上家庭題材對我有致命吸引力而入坑。《鬼莊園》上線之後,我沒有太看相關報導,只是跟室友說有空可以一起看。然後就遇到《后翼棄兵》熱潮。因為太喜歡安雅,所以跟室友說好,先看看《后翼棄兵》,如果他看不下去的話,我們就一起看《鬼莊園》,我自己再把《鬼莊園》追完。結果,我們一起追完了《后翼棄兵》,休息了幾天,才再回頭追起《鬼莊園》。

前天我們追完了《鬼莊園》,花了約莫一週的時間。

《鬼莊園》和《鬼入侵》一樣,是需要花時間慢慢進入的影集,可一旦進到故事,它會把你整個吸進去,深深愛上故事裡的角色。原本我以為自己對《鬼入侵》的愛,很難被超越,看完,我卻不能那麼確定。《鬼莊園》沒有像《鬼入侵》那樣的家庭關係,卻有非常動人的愛情(而且不只一個)。看到最後有一種被療癒的感覺(我很討厭強調有「療癒」作用的電影,但這影集看到最末,我卻想要用「療癒」來形容它)。

此前我一直跟帶我看各種恐怖片的室友解說「恐怖片類型中我對鬼片最排斥」的種種原因。他帶我看過許多經典鬼片,無論是日本的《七夜怪談》、《咒怨》、《鬼來電》,還是美國的《大法師》、《厲陰宅》系列,我都算是佩服,但談不上愛。直到看了前幾年的《鬼入侵》和今年的《鬼莊園》。

從《鬼入侵》到《鬼莊園》,我們看到麥可·弗拉納根獨特的「鬼故事世界觀」。兩部影集之間,室友和我回追了麥可·弗拉納根之前的作品《鬼摭眼》還有今年上映的《安眠醫生》(雖然是《鬼店》續作,但個人以為把它當作麥可·弗拉納根作品看會比當作《鬼店》續作看來得好看)。

個人感覺麥可·弗拉納根對影集長度故事節奏的掌握較拿手,《鬼入侵》和《鬼莊園》的敍事緊扣著背後的設定,前半部影集(三到四集)都在展開,到中間才進入謎題的核心,最末有足夠的時間收尾,留下深長餘韻。在影集裡,每個角色可以得到充分的時間(可能是一集)去發展,讓我們觀眾落入他或她的世界,以他或她的方式看這個故事,以致於在故事進入結局之前,我們可能無法知道它的全貌。

我一直喜歡電影勝過影集,因為電影有一個結局,而影集無止盡的感覺讓我感覺不可靠和不確定。即便拍的再好(單一集超好看),我都會怕一季結束時刻意留尾給下一季(下一季爛掉)之類。然而,《鬼入侵》和《鬼莊園》的拍法改變了我對影集這一形式的想法,它們讓我覺得影集如果能停在一個最理想的地方,它不必像電影,它可以有獨有的敍事、呈現獨特的世界。我們觀眾被深深吸引,慢慢沉入那個故事,而這樣的故事最終帶來的滿足感,可能比一部電影來得更多。

看影集極少如我,其實並不曉得我在《鬼入侵》和《鬼莊園》感受到的美好,究竟是麥可·弗拉納根的特例,還是有什麼厲害的影集也是如此,只是我不知道?

金馬影展《晨曦將至》、《通靈駕訓班》、《唬爛三小》


今年金馬列了七部有興趣、時間上又可以的《幻愛》、《晨曦將至》、《默愛》、《唬爛三小》、《遊牧人生》、《童年往事》(重點在映後)、《通靈駕訓班》七部。知道其中幾部展前就挺受矚目,已經上了年紀(最近又忙到要翻車)的我,只有佛系購票。開賣日兩點多上線,順順買下平日場的《晨曦將至》、《通靈駕訓班》、《唬爛三小》三部。

本週間陸續完食後,對自己今年的選片極滿意。三部出來都給了滿分五星。

《晨曦將至》:沒想到河瀨直美這麼棒的導演我現在才知道。真的是太無知了我。原本是因為金馬焦點導演的新片,家庭題材又是我的愛,所以才買票試試。結果也太棒,導演太會拍人,議題在她的手上一點也不刺眼,空景、交叉敍事讓故事保有懸疑神秘的Fu⋯⋯直到最後我才知道這片是有原著的(完全看不出來是改編作品!)。想追導演之前的片。

《通靈駕訓班》:這片看簡介就覺得是我的菜,進場完全不負期待。 廢魯宅的女主角可愛要命,故事精巧簡單,靈異奇幻的設定在裡面很孩子氣,但開的完笑卻非常成人取向(不是美式喜劇那種「讓你笑」的表演,而是用劇情角色情緒去帶出笑點)。好笑、舒壓,無冷場。演員也真的是很棒,討喜到不行。

《唬爛三小》:老實說我完全沒做功課,只知道這片是阿堯啊導演新作《同學麥娜絲》的原版。《同學麥娜絲》放的時間我無法,所以確定是會去院線看。選片時看到這部前身,就想買來看看。《唬爛三小》是很棒的紀錄片,阿堯啊風格之作,也可以說是他紀錄人生的作品。聽朋友說,《唬爛三小》在金馬影展的討論度和評價甚至比《同學麥娜絲》還高。看完我完全可以明白,那種老同學之間的日常、自然流露的情感與還在探索學習的紀錄片形式,令人感到無比真實。回家後還看了金馬影展錄下的導演映後(因為我那場沒有映後),他說:「《唬爛三小》大家都說很精彩,但那個精彩是建立在他朋友的不堪上。所以後來他很少放這部片...在寫《同學麥娜絲》的角色時,也刻意地去讓角色不要直接連結上他的同學。畢竟他們都還有人生要過。」(憑印象摘錄一下,有興趣可以直接看金馬映後的YT影片)。我想《唬爛三小》的真是無法複製的,《同學麥娜絲》若是好看,一定是好看在其他地方。下週我一定衝《同學麥娜絲》,看看到底怎樣。

2020年11月8日 星期日

Netflix紀錄片 《極簡主義:紀錄生命中的重要事物》

 


可能工作忙加上帳號被駭的爛事,昨天看完中醫回來之後,試著要看些電影(其實想看Netflix長澤雅美主演的新片《母子情劫》,但煩躁到不行,根本無法專心看電影...更不用說這麼沉重的片型,五分鐘就先暫停。可能要等雲淡風輕的哪天,才能靜下來看吧),結果都失敗。放棄之前,忽然想到之前Netflix上瞄到一眼的《極簡主義》(片長很短),就點開來看。

《極簡主義》是一部紀錄片,觀點很明確簡單:less is more,丟去生活中不必要的東西、不再隨意消費、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家人朋友的相處上。最簡單的生活與明確的目標,才是快樂生活的根源。

片子本身我沒有覺得拍得特別好,但流暢易看。所提出的觀點有點像紅翻日本和台灣的「斷.捨.離」。一樣的地方是強調人生活不需要太多不必要的東西,不一樣的地方是這紀錄片中的「極簡主義」更像是一種「消費主義」(特別針對美國文化環境,大量廣告與物質過剩的現狀)的逆流,一種人生哲學(但是實用型,而非思辯型)。如果對「斷.捨.離」很著迷的人可以看看這片。

我個人是本來就不太購物,但屯了很多書。不過,可能因為一週的混亂,所以特別能理解影片中因「極簡生活」而變得快樂的人的心情(粉專什麼的根本不重要,沒了就當被迫丟了,生活更簡單、目標可能更明確)(咦)。

2020年11月5日 星期四

因為看了金馬會客室而提升好感-親愛的房客Dear Tenant

 


一直猶豫要不要去看鄭有傑新片《親愛的房客》。想去看的原因是題材其實是我滿偏愛的「家庭」,這片從台北電影節到電影上映後看到不少好評,加上楊雅喆監製(覺得跟鄭有傑很不同風格,滿想看看成果);不想進院線想等串流的原因則是莫子儀對我沒有特別吸引力,外加預告看起來好像大概知道電影會演怎樣。

好幾個月前跟朋友約好上映一起看,結果十月多看到《無聲》預告,更被吸引,就改約那部(結果後來約的那天,朋友沒空,就還是我自己去看)。《親愛的房客》上映第一週,我在牯嶺街小劇場看戲,朋友在中正紀念堂看戲,第二天他來訊問我,要不要下週一起看《親愛的房客》,因為他看到莫子儀的戲,有種見面三分情的感覺。上週週末我們就一起去看了。

《親愛的房客》第二週遇上《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這樣的強片,意外(可能也不意外)早場觀影人還不少。

走出電影院後,我們小聊,我說只喜歡阿嬤和小朋友的部分,莫子儀的演出並沒有打中我,更重要的是覺得演弟弟的人讓人出戲到不行。朋友也覺得弟弟讓人出戲,但覺得莫子儀演得很好了,沒有問題。

週間忙到爆炸,又遇上臉書帳號被盜(以致於失去平日分享電影的粉專管理權),申訴不得回應之後,心情受到極大影響。原本想寫這電影的心得,也頓失動力。

直到今早一小時左右的空檔,看了「金馬會客室」聞天祥訪楊雅喆、鄭友傑的直播,才重新振作起來。

原本只是想知道兩位導演合作的幕後花絮,沒想到卻微微改變我對《親愛的房客》的想法。

首先是鄭有傑導演實在太可愛。他談怎麼寫莫子儀角色,談到陳淑芳如何表演阿嬤的角色,談到床戲的部分怎麼去拍,談到劇本中原本有寫的東西在剪接時刪去的狀況,都讓人覺得他實在太有愛,無論是對人還是對戲,都有超乎一般人的熱情。想起此前每次聽他映後,都被他熱情所感動(這部如果看導演映後場,應該也會很棒吧)。

其次是楊雅喆導演說最初看到的劇本是非常光明正面的故事,他給鄭有傑導演的意見就是:那不合常理,林健一沒有自己的慾望嗎?阿嬤不怨恨嗎?然後故事才慢慢變成現在的樣子。老實說,鄭有傑觀看人事的光明,是有個人魅力的,但在電影裡,我更相信楊雅喆導演的看法。現在大螢幕版本的林健一是有說服力的,阿嬤更是每一幕都讓人看到台灣阿嬤的身影(誠如楊雅喆導演在直播裡所說)。如果一直很光明的話,就算其他部分再考究(也是看直播才知道,鄭有傑導演對法律層面的考究),也無法讓人感覺真實。

看完直播,我覺得是導演對林健一這個角色的愛,讓這角色有說服力。聽到他本來想要自導自演的一段,讓我有點想看導演自導自演的版本(不過,導演自己也說...自導自演常常太過困難,所以這事還是想想就好)。

還在猶豫要不要去看《親愛的房客》的人,可以看看這個直播。雖然可能多少有點雷,但我應該不影響觀看(甚至可能會覺得更好看?)。

附上youtube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UyifflkPW0

2020年11月1日 星期日

這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

 


#本文大雷

#未看勿入

期待超久的《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上週在N台上架,本週週間成功拉室友入了坑,兩天兩集、兩天一集半,成功在昨天追完這劇。

除了安雅超正且越來越正之外,這劇給我最大的感想是:做不到的事,就靠創作吧~

雖然這片有美國六O年代的背景,但全片的意識形態十分當代、甚至到了有點夢幻的地步:擺脫童年陰影、擺脫男性家長式的經濟控制、擺脫女性對浪漫愛情的依賴、擺脫藥物酒精的成癮。女主角在六O年代,以一個美國女性(孤兒)的身份,在莫斯科戰勝了俄羅斯資深棋王。

這種勵志到不行的故事,按理來說,我是不會有耐性追完。可這劇透過跳接的敍事、不斷切斷的國際場景、極具魅力的角色、反映時代風潮的髮妝、帶動情緒的音樂與隱然存在的嬉皮文化,讓我完全投入到故事裡,享受這個「美國夢」的故事,愛上這位女主角的成長與蛻變。

最後一集只能一邊讚嘆這片拍得好,一邊大喊這根本不存在現實。現實中根本無法想像那年代、一位女性西洋棋士可以擊敗俄羅斯棋王,更不必說她輕易地斷藥戒酒、與繼母成為最佳伴侶、與黑人女性擁有長久真實的友誼、全然不靠國家/男性/基督教體系等等不可思議的文化情境。

以致於最終我只想說:「原來創作(無論是小說或電影),可以帶給人盼望」是這麼一回事。在這樣被疫情搞得人心混亂不安的一年,我們用家裡的小螢幕或大螢幕,投入到虛構的傳記《后翼棄兵》裡,與女主角一同體驗了「逃脫命運」的過程。

因為《后翼棄兵》,我覺得今年沒有電影可看的陰影,好像少了那麼一點點。

#安雅太棒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