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0日 星期日

那個「慢慢」的過程-行者The Walkers

 


終於看了2014年陳芯宜導演拍攝的紀錄片《行者》。其實當年就聽到這部紀錄片不少好評,身邊也有朋友看完不斷向我推薦,但我都錯過而遲遲沒有看。最近在catchplay+串流上看到這片,立馬想要有一個時間可以好好來看。

此前看過陳芯宜前作,也看過她拍攝《行者》的開端與她自己這十年的創作思想與心靈追尋。因此是抱著非常期待的心情點開《行者》,十分好奇和期待,它到底講了什麼樣的故事。

結果《行者》還是超越我的期待,它不僅是談無垢舞蹈劇場藝術總監林麗珍創作(這部分當然是重點)的故事,而是一個帶觀眾走過/走進無垢舞團的故事。


《行者》分成一小段一小段,導演給每一段一個小標,但背後沒有一個方向或順序,只是從那段主題圈出一個標題,帶觀眾進入那個時空,去看林麗珍的創作、生活與觀點。

導演陳芯宜大部分是隱藏的(雖然拍攝時必然是有對話,但在影片中大多數是隱藏的狀態),因此我們更像是直接從導演的位置,進到整個無垢舞蹈劇場的空間。有時候在幕前、有時在幕後、有時在街頭、有時在山林、有時在海邊,也有很大量的時候是在林麗珍的家中,一切都是非常自然,慢慢累積引導我們理解無垢、理解林麗珍的創作。

那個「慢慢」的過程,是電影的節奏,也是無垢的節奏。


有人說《行者》像詩,而我感覺像詩的是無垢舞蹈劇團的舞。《行者》的語言極為直白、貼近生活、直觀且充滿生命力,像武林秘笈,像是一個學生跟隨老師,修習一種功夫,從內而外、從心靈到身體,像無垢舞者日常與林麗珍老師的相處那樣。它有詩的美和詩的時間,但看的時候,我們不僅僅是欣賞,而是重新調整我們的腦袋和感官,去理解和感受。

看完《行者》,我回頭讀了自己寫紀錄片《曼菲》的心得。我發現《曼菲》是完全關於舞者的傳記,它吸引你,讓你想要看曼菲的舞。《行者》卻有些不同,它拍的是創作者的世界,是關於舞蹈與劇場,卻又不只是舞蹈和劇場。大量的儀式和話語,像是宗教,也真是濃烈宗教元素,最終帶著你走向的卻又不是宗教的方向,而是關於生命、藝術、身體、能量和自然等等的交流。


老實說,我在看《行者》之前對於現在有點流行的「身心靈學」,並沒有太多認識,也不感覺被吸引。看《行者》的過程,好像漸漸理解所謂「身心靈學」應該是怎麼樣的東西,它的魅力在哪裡,以及為何現代人(也許不是多數)會被深深吸引。

此外林麗珍與舞團成員的相處狀況,讓我回憶起大學後半段到研究所的時光。雖然後來我離開了學術,像是把此前所學一切都還給老師一般,做著一般的工作、過著忙碌重覆的生活。但那段時光仍然對我今日的生命樣貌有極大的影響,我觀看和思考的方式是經過訓練,即或生活磨鈍了眼睛,在自己沒有意識到的時刻,它還是會回來,浮現在我的腦中。我感覺長時間跟隨一個老師能帶給你的東西就是這樣一種無意識的形塑。我想《行者》最感動我的是這個部分。


2020年8月29日 星期六

《天能》是真正的電影,諾蘭的電影

 


1.

《天能》實在讓人等得太久、等得太煩太苦,當它一開放訂票,室友和我就敲定時間,訂下了首日晚間六點多的場次。

不知是太興奮還是怎麼的,27日當天我比平常早起了一個鐘頭,腦袋清楚也沒有睡意。就提早出門,到工作室附近公園拍了拍貓咪、買了麵包和點心,再開始整天的工作。

五點多時收到室友傳來已到電影院的訊息。我剛好手邊工作也告一段落,就搭捷運前往京站與他會合。

六點多接近入場的時間,我們查看電子票券上面寫著14廳......但京站只有9廳.....往下一看「信義威秀影城」。陷入混亂的我們第一時間決定先去排看看能否買到他場次,結果京站接下來的《天能》場次很多但能買到的位置並不好。因此,室友決定打電話去問問信義威秀,現在趕過去的話,還能否入場還是退票。信義威秀那裡說可以入場(片長很長,還有很多可以看),或換晚一點的場次。

七點半左右到信義威秀。買票的人沒有想像中多,室友很快排到窗口,向櫃台說明狀況後,換到了八點二十五分5廳的場次,最後一排的位置。

還沒看到《天能》就已疲憊的我,當時只想著:果然是越重要的事越容易出包。上次《復仇者聯盟4》這次是《天能》。不幸中的大幸是:至少我們還是可以成功看到。

2.

可能被臉書影評洗版了兩三天,所以在進場看《天能》前,我已經作好了「可能會看不懂,但沒有關係」的心理準備。

在極力避免任何「爆雷」的狀況下進場,覺得非常享受這部電影帶來的一切-感官的體驗(即使我們看的是一般版)。

看完回程,完全累攤的兩人,在捷運上小聊了各自感受。但在這麼大量的刺激之後(加上我的位置可能太靠近喇叭,離場之後頭都還一直重重的),其實滿不想再深究一切。

3.

我傾向諾蘭在電影中的引導:「不要想去理解,而是去感受」。

像諾蘭之前的燒腦大作《記憶拼圖》、《全面啟動》、《星際效應》等片一樣,《天能》就劇情本身來說並不是多難懂,但「完全懂」整部片,卻確實需要花時間爬文、作功課、二刷或者三刷。

我偏愛「感受」那個世界觀和整個實景大場面,因此雖然累到不行,我仍感到極大的滿足。終於,等到《天能》,諾蘭沒有讓我們失望。

4.

看完最愉快的事,應該是「解禁」了。

從通勤時間開始,滑開點開各種解析、影評和討論。

老實說,我真的沒有完全懂,很多細節在第一時間都沒有看清楚、想明白,甚至還有許多腦補誤解。爬了文、看了幕後花絮和新聞之後,對《天能》的理解感覺有大幅度的提升。於此同時也十分慶幸:沒有在看之前先看這些文章。

因為,諾蘭電影是「雷不得」的電影(至少在一刷時是如此)。

5.

最後,我覺得四位主角都好棒(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派汀森、伊莉莎白·戴比基、肯尼斯·布萊納)。原本我只希望看到超美超正(因為聽說她在片中就是如此)的伊莉莎白·戴比基,結果沒想到每個角色都很棒。

更棒的是各種大場面的實景拍攝。那種場面是會讓我想說:是啊,我們都把有錢人想小了。世上的富豪跟我們能想像到的「有錢人」落差有多大?我不敢說《天能》說得夠多,但我想《天能》能夠讓我們看見世上富豪與我們想像中的「有錢人」之間的距離(也許不一定真實,但卻開啟我們的想像力)。

6.

關於電影的時間軸、尼爾的故事線、TENET與其他名稱的用意等等,我想太多強者已經寫了。我也是爬了文才明白大多東西。而一刷的我,沒有任何要補充。

我只想說:《天能》是真正的電影,非要進到電影院體驗得了(無論最後你喜歡或不喜歡),才能夠參與其中。



2020年8月22日 星期六

「時間迴圈」的重新混音版本-棕櫚泉不思議 Palm Springs


上週週間去看《追殺艾娃》的時候,看到《棕櫚泉不思議》的廣告(平面廣告&預告片),就頗為心動想看。但最近工作莫名忙碌、週末又連絡有活動,原本想說算了還是等串流上架再來看這部片,卻被臉書浮上來的好評吸引,終於還是擠出一點時間看了這片。

《棕櫚泉不思議》跟《怪胎》一樣是美術設計先吸引了我的注意。預告片有意思,我也真喜歡「時間迴圈」一類的電影,但難免想到《今天暫時停止》、《忌日快樂》、《明日邊界》等片(老實說,這類片我看的其實也不算多,就是比較成功的幾部有跟到),因此會有點擔心它「玩不出新把戲」。這種時候,就真的需要各種好評來推一把,而我也確實被推入坑中。

看完不得不說,《棕櫚泉不思議》做了一個很棒的「重新混音版本」(Remix,不確定這樣用對不對)。故事節奏極佳、敍事線清晰、男女主角的角色形象和性格也極為鮮明。完全不需花費力氣就能進到故事中,像是玩遊戲也像是看別人的遊戲直播那樣子,越看越了解它與其他「時間迴圈」故事的同與異。


(以下爆雷,未看勿入)


***

「同」的部分,沒什麼好說的:主角被封在某一天中,重覆再重覆,無論睡著或死亡,就會重啟。「異」的部分,才是它發揮的地方。首先,電影一開始男主角就已經是被封在這時空中無數年的人,對於怎麼要解開魔咒沒有興趣,隨心所欲地過著每一天、不在乎外人眼光、不在乎生死、不在乎一切也不在乎自己,反正就是每天醒過來,找點樂子,如此渡日。偶爾有不小心被他害到一樣困在這世界的人來追殺他,但沒什麼,他知道不管活著還是死了,今天都會過完,明天和今天一樣,也和昨天一樣。

因此,推動這故事的是女主角的加入。原本女主角只是一天中一個角色,在目睹男主角被追殺之後意外落入「時間迴圈」的入口,加入這個重覆一天的生活。電影很快帶過女主角企圖解開魔咒到放棄的過程,很快帶過男女主角相愛的過程,也很快迎來挑戰:在一再重覆的世界裡,男主角找不到女主角了。

男主角日復一日的尋找女主角,終於解開女主角藏在心裡的秘密,他一心想要告白,卻不曉得在這個他熟悉的時空裡,到哪裡才能找到女主角?同一時間的女主角,卻利用日復一日的生活,學習研究「時間迴圈」的理論,並以他們見到的羊作為實驗品,找到離開迴圈的可能性。

當他們再次相遇時,女主角跟男主角說她找到離開迴圈的方法,要男主角跟他一起走,男主角卻只想向女主角表明愛,希望女主角跟她一起留在這個迴圈中,一起無憂無慮的渡日。

故事到了這裡,兩個人在這迴圈中的處境、兩個人的性格與兩人對現在和未來的想像,都顯示出很大的差距。結局收在男主角決定跨越自己對回到現實的恐懼,與女主角共赴「未知」,最終回到現實的第二天(11/10)。

結局的好處是完全了整個故事「輕喜劇」的基調,讓「愛情」成為男主角跨出侷限的推力。壞處是整個故事呈現出男女主角的差異被輕輕帶過,彷彿只要有「愛」,其他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但現實往往不是如此)。不過若是導向「開放」或「半開放」式的結局,這電影也許會變得不是那麼討喜(後來在網路上找圖查資料時,居然真看見有文章寫說劇組有拍攝不同版本的結局,因為此一結局較受歡迎,所以才採用)。

撇開結局,我會覺得《棕櫚泉不思議》看起來像是用「時空迴圈」拍出的愛情電影,實際上卻更像它的前輩《今天暫時停止》、《忌日快樂》、《明日邊界》等片是關於人生的電影。被困在迴圈中的男主角認為只要能跟女主角一起在迴圈,一切就圓滿(畢竟他已經在這迴圈中太久,習慣也漸漸懂得享受這一切,除了孤獨);被困在迴圈中的女主角成長改變,認清昨日之非與明日可能,因而轉換成不一樣的人(基本上女主角比較像《今天暫時停止》、《忌日快樂》的後代)。兩種人算得上是互補嗎?在現實中真能快樂在一起嗎?我們不會曉得。

最後,電影的音樂很好聽,跟電影節奏配合的極佳。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在寫這篇文章時,腦中想到的卻不是電影裡任何一首歌曲,而是好樂團〈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的副歌:「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 只顧著自己眼中沒有其他人/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 不懂得犧牲只想過得安穩」。然後心裡想著,如果我是男主角的話,我會有勇氣與女主角一起去挑戰「可能存在」的未來嗎?(畢竟女主角進這迴圈不久,而男主角已經在那裡待了超過一輩子?)

2020年8月14日 星期五

「女性」與「精神病」-82年生的金智英Kim Ji-Young Born, 1982

 


這兩天看了之前上映時討論度很高的《82年生的金智英》。電影確實如當時看到的討論那樣,有大量對「韓國性別不平等文化」的描繪,兩位主角的角色也十分容易讓投射自身經歷,可以理解為什麼熱度會如此高。

光是比較台灣和韓國文化中的男女職場狀態、婆媳問題、重男輕女等就有太多可以談。因為個人經驗有限,我頂多只能說電影裡雖然把「婆媳問題」刻劃得很清楚,卻在「婚姻」的部分頗為美化(在我看來男女主角其實都還滿體貼對方的,不過也許足以嚇死未婚的男女?),好像「婆媳問題」就是兩人之間最大的問題。

職場方面,也許是沒有真的進過大公司過班,加上身邊強大的女性太多,因此很難感受到全片不斷強調的那種「排擠女強人與請育嬰假的男性」文化。重男輕女問題,感覺在我父母那輩還是非常明顯,在我這輩也許還有很多,但自身接觸到的朋友來說,似乎沒有像電影演的那麼誇張(因為真的跟韓國文化太不熟,不曉得現實的韓國是否如電影所呈現的那樣)。

(以下有雷,未看勿入)

***

我看這片最期待的其實是關於「女性」與「精神病」的描繪。

電影裡,社會對「女性」的歧視無所不在,女主角在「自己想成為的職場女強人」與「勉強自己接受現實成為一個全職媽媽」之間掙扎,以及發現(或者應該說被告知)自己「有時會變成別人」一事之後轉向寫作。這兩部分頗像《黃壁紙》(之前看《吞噬》後,室友推薦一讀的女性主義短篇小說經典)故事中的女主角(經典作品果然就是會在看其他作品中時時想到),被認為產後憂鬱,不斷被先生要求休息,但她根本不想休息。

女性主義的部分我覺得很清楚,也很棒,但「精神病」部分最終卻讓我感覺空空的。男主角職場的同事、男主角的母親、女主角的母親、女主角的父親和弟弟,都讓人覺得「精神病」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陌生的存在,同時有「歧視」和「同情」兩種成份,每個人都不曉得怎麼辦,又因為不了解而感到恐懼。

到故事三分之二之前,我都還覺得電影對但「精神病」在人際間的張力描繪得不錯,但女主角一知道自己的狀況之後,「很快速地帶過她積極治療、很快速地讓她和先生合解、很快速地讓她投入寫作」這部分讓我覺得非常錯愕。前面花了這麼多時間描述的困難,結尾卻用很輕易的方式收束,怎麼會這樣呢?

在很不能接受這樣結局的狀態下,跟只看過小說的朋友提起這部電影,朋友建議我去看小說。她說:小說是大悲劇收場,一切都沒有變。

我想我應該是不會去看小說,但聽朋友說小說結局,心裡一直在想:為什麼電影要改成現在的結局呢?是我誤解了結局嗎?還是我真的離一般人太遠了呢?也許電影的結局才是大家想要的?(畢竟我是連《我們與惡的距離》都沒有看的邊緣人)

也許真的需要有電影和小說都看過的人來為我解答了。

#女性主義的部分也許成功傳達了
#但精神病的部分也太省略了吧

2020年8月12日 星期三

非常浪漫的電影-一日一生Labor Day

 

(本文劇透,未看勿入)


2014年的《一日一生》是根據2009年喬伊絲·梅納德所著同名小說所改編的美國劇情片。故事看似是我個人比較不偏好的漫浪愛情,但印象中前幾年有聽說好看,而列入待看清單。在HBO   GO上看到就準備一看。

1987年,一個小地方一個小男孩與離婚的母親一同生活,遇上了逃獄犯人。相處了幾天之後,男孩與母親的命運都被改變了。整部片浪漫得不像是我會喜歡的片,但三個主角的描繪與對「家庭」的詮釋卻深深打動我。

從男孩的角度看,這位逃獄犯是一個真男人。男孩曾以為會永遠封閉自我的母親不單對逃獄犯敞開心房,並且迅速墜入情網。男孩也從與逃獄犯幾日相處中,得到了心目中一個「父親」的形象-很MAN、教會他打球、懂得修理房子車子、溫柔又強壯的膀臂。男孩從而知道自己終究是男孩,無法成為母親的伴侶、撐住這個只有他和母親的家,也從此有一個值得追尋的背影。

從母親的角度,逃獄犯突然地闖入她憂鬱無力的生活,給她滿滿的溫柔和愛。她理解、接受逃獄犯入獄的真相,甚至將她深藏心底多年使她陷入憂鬱的真實原因告訴了逃獄犯。她做出了此生最大膽的決定,雖然最終失敗並讓她發覺自己不能好好照顧孩子(讓出了監護權),卻也讓她誠實的面對自我。

從逃獄犯的角度,他逃獄是因為沒有人聽他說他的故事、沒有人知道他失去過什麼、也沒有人在乎他。他跟警衛說:若警衛離開,他就會跳窗逃走。沒想到警衛馬上就出去抽菸,所以他就跳窗逃走。更沒想到的是他遇上了這對母子,在幾日相處間,像是找回正常人的生活,擁有了他未能體驗到的家庭生活。

雖然以「一家人」的身份逃往加拿大的計劃失敗收場,逃獄犯回到監獄。故事的浪漫卻沒有停在這裡,反而是隨著男孩長大,到他成人以後,憑著那兩天從逃獄犯那學來的做派手藝,開了店並上了雜誌。即將出獄的逃獄犯看見了他的消息,寫了信給他,他告訴逃獄犯,母親仍在原來那個家等待。故事在兩人重逢中結束。

嚴格來說,逃獄犯改變的是男孩的命運,而非母親的命運。當男孩與陷入憂鬱的母親一同生活的時候,男孩不再是被照顧的角色,而是想盡辦法要照顧母親的角色。這樣的角色逆轉,正巧和《天使的臉孔》裡的母女角色一樣(只是《天使的臉孔》裡的母親廢得更徹底)。男孩試圖要讓母親開心,可他始終並不知道母親憂鬱不振的真正原因(因為母親不會跟他說),也沒有力量去改變母親。他的父親有另外的家庭,在他心中並不具有父親的形象(他並不嚮往成為那樣的男人),因此他變成孤兒一樣的存在(想成為大人,但不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大人)。如果沒有逃獄犯的出現,他可能在父親和母親兩邊都找不到歸屬、不知道如何才能得到關注和愛、強迫自己在少年時期就像成人一樣行事,以致於對於未來沒有想法、對於關係也沒有概念。

母親對逃獄犯敞開心門的結果是發現自己所做所為很可能對孩子的未來有極大影響,很有可能更加封閉自我。但對男孩來說,逃獄犯帶他看見了「大人的樣子」,讓他對「家庭」有不一樣的想法。後來他跟父親新家庭一起生活了幾年,再後來他回到母親身邊,開始做當初他們三人一起做的派,接著他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家庭。

原以為《一日一生》是個浪漫愛情故事,看完才發現它是浪漫親情故事。大家都知道「遇見靈魂伴侶」是浪漫的,而《一日一生》的故事卻說「遇見你想成為的大人」也許也是浪漫的。

#一日一生

找到戰鬥的目的—追殺艾娃Ava

 


昨天和室友去看了潔西卡雀絲坦主演的新片《追殺艾娃》。也許是因為原本看預告和簡介的時候,有滿滿的擔心,對本片期待並不算高,所以看完有比預期還喜歡這片。

從幾年前室友帶看潔西卡雀絲坦的電影《00:30凌晨密令》、《攻敵必就》、《暴力年代》(自己又多追了《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以及其他非主演的《姊妹》、《星際效應》 )等片之後,就完全被圈粉。但不能不說她近幾年接的《牠:第二章》和《X戰警:黑鳳凰》都讓人覺得滿失望的(那兩個角色其實都不需要潔西卡演的感覺...)。

因此在看之前挺擔心潔西卡的外型並不是太適合演出殺手這樣的角色(不是演技或訓練問題,而是身材體態本身),即便如宣傳所言,潔西卡為戲訓練了數個月(在片中也可以看到她確實練得比原先壯不少),仍然不太能在視覺上給人信任的感覺。這個擔心在片中並沒有消失,艾娃與其他人交手的時候,並沒有讓我感到真槍實彈那種緊張,以致於全片我最喜歡的武打片段竟是柯林法洛和約翰馬克維奇那段怪異的師徒PK。

然而,《追殺艾娃》裡的潔西卡卻是我真正想看的潔西卡。高度精神壓力、對過去和未來的迷網、酒精與藥物的引誘,乃至於作為殺手的她面對家人和舊情人的複雜情感,都讓人想起她是那個演《00:30凌晨密令》、《攻敵必就》的潔西卡啊!(愛心)

此外就是最後結局,我個人也滿喜歡的。雖然柯林法洛出現要殺潔西卡的時間很奇怪,但這個設計卻讓我看到艾娃這個角色在絕望的狀態下面對忽然出現的仇人,重新找回力量。那場對決讓她第一次明確知道自己為什麼殺人,也好像找到繼續戰鬥的目的。

《追殺艾娃》可能有一些令我介意的缺點(比如除了艾娃之外的角色都有點單薄),但對我來說潔西卡的演出與最後結局,就讓我感到滿足。誠心希望可以成為系列,並且可以拍得比這集更好。

#追殺艾娃
#潔西卡雀絲坦

2020年8月9日 星期日

戀人的基礎-怪胎I WeirDo

 

#我今年最希望能大賣的一部台片
#不敢說沒有之一

由廖明毅導演,謝欣穎、林柏宏主演的《怪胎》,應該可以說是近幾個月來最讓我期待的一部片。原因並非許多媒體主打的「台灣第一部iPhone電影」,而是兩位主角、預告和海報呈現出的電影風格。

七月中知道這部片上檔時間,就立馬約了朋友一起去看。原本擔心場次太少,到這週五看場次才安心下來,敲定了週日一早的場次。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我居然大大睡過頭又遇上開得超慢的公車,完全趕不上原本九點五十分百老匯的早場。還好機靈的朋友立馬查了一樣在公館附近的東南亞秀泰,十點場次。我從公車轉捷運一路奔跑,終於安全地在九點五十六分抵達戲院。一身臭汗地進場觀看。

看完我必須說,《怪胎》完全值得。除了意外《怪胎》可以排上東南亞的大廳(因為早場,我們也坐到很好的位置)外,也很意外早場的人還不少。誠心希望這部片可以大賣。


***(以下劇透,未看勿入)***

電影基本上是標準的三幕劇,第一幕是愛情輕喜劇,男女主角相遇相戀到同居生活,輕快幽默;第二幕是轉折,一種偶像劇式的愛情悲劇,也就是兩人的愛情受到不可抗因素影響而走向崩解;第三幕則是結局,以夢境轉現實的方式,把故事主線拉到另一層次,最後提出一道永恆的戀人習題:你們相愛的基礎是什麼?

在網上找圖的時候,有媒體直接說出了「逆轉式結局」的部分,我一邊想還好我什麼都不知道就進場觀看,一邊想著這不完全算是「逆轉式結局」吧?畢竟第二幕本身暗藏有「非現實」的部分(最明顯的是林柏宏飾演的角色設定上是不會打字的翻譯。這樣的翻譯要轉去做出版社編輯不要說能不能適應,根本是無法勝任。再怎樣他都宅了這麼多年,要說沒有OCD就可以立馬變成「正常人」渴望正常的工作和社交生活,感覺就非常古怪),因此第三幕的部分幾乎可以說是傑出的一手(如果沒有這一手,第二幕的Bug會非常大),讓故事繞回「戀人關係」的核心。

我曾聽過一個長輩分享說,如果你喜歡的不是對方現在的樣子,那麼你就不適合跟對方在一起。因為那種狀況下,你會希望他改變,希望他變成你喜歡的樣子,但那是不可能的。

《怪胎》結尾提出的問題與那位長輩有點像,但又不一樣。它反過來問:如果你們在一起之後,對方變了呢?如果說原本你所喜歡他的特質消失了,你們還能夠繼續在一起嗎?

電影以OCD作為男女主角相戀的基礎,實際上可以延伸到所有戀愛關係。就像故事裡女主角的夢境所呈現:在喜歡對方的時候,所有對方的特質都是美好的,但關係變質的時候,原本喜歡的特質都會變成問題。

回到故事的最後,女主角發現自己的OCD忽然消失,並在腦中重演一次與自己夢境相反卻一樣的場景,她要怎麼做呢?

我個人覺得故事的完整度與最後結局我眼睛一亮。原本我只是喜歡電影的美術風格,期待它能夠好好說一個愛情故事,沒想到最後我不單得到了喜愛的美術風格,還得到編導對「戀人」的觀察與詮釋。

在一般愛情電影裡,我們會看見愛情要件是:兩個人互相喜歡,有時候是在對方身上看到自己的特質,有時候是因為性格互補而相愛。常常不會提到「現實」,包含一起生活存在的問題、共通的想法與興趣、對未來的期待種種。《怪胎》花極少時間談互相喜歡的過程,而花大部分時間去面對「現實」。

把「現實」層面談得很清楚的愛情故事,讓我比較有深刻印象的是《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一個巨星的誕生》(抱歉我愛情電影看得不夠多,不然我相信有很多在「現實」部分談得很好)。《怪胎》與上述兩部片不同的是,它不以沉重寫實的方式去談,而是以輕快奇幻的方式呈現。

我一度擔心自己期待太高,看完會大失所望,沒想到結果如此令我驚豔。除了編導很棒、謝欣穎和林柏宏的表演足夠說服力之外,我也很喜歡裡面鳥和壁虎的設計(尤其是壁虎叫聲到壁虎出現的安排)。

#怪胎
#林柏宏今年還有杏林醫院欸好像很強
#謝欣穎真是會選片拍


2020年8月8日 星期六

作為孩子無法選擇-天使的臉孔Angel Face

 

(本文劇透,未看勿入)

在catchplay+上看了《天使的臉孔》,一部2018年在院線的時候就有朋友向我強力推薦的電影。當時知道得太晚,場次太少,沒有去看。後來也沒在DVD店看過這片,轉眼就過了兩年。加入catchplay+之後,想起朋友的推薦,找到這片存入待看,又過了好幾週。今天終於補完。

非常好的一部片,但確實如我所想,是需要預備好才看的一部電影。故事以一對母女為中心,從片頭開始女兒和母親的角色就奇異的混淆-好像是女兒在照顧母親,而非母親照顧女兒。片中瑪莉詠柯蒂亞(Marion Cotillard)飾演的母親,酗酒、抽煙、說謊、隨意與人發生關係、缺乏責任感等各種失格,幾乎只會嘴上說愛,行為則比女兒更為幼稚無能。女兒看似成熟(或者說被迫成熟過於自己年紀當有的程度),實際上仍只是個小女孩。她足夠聰明,知道母親到底做了什麼,足夠聰明知道誰是好人,但卻仍是個孩子,處在一個孩子的世界。

電影在母女精彩的演出中展現了失去母親的女孩如何扮演母親、複製母親行為、試圖讓自己相信母親已死的過程。原本母女互相依戀的關係,在失格母親消失的狀態下,女兒被迫成長,被迫在沒有選擇的世界中選擇。因此她找上了曾是懸崖跳水員的鄰居兒子,試圖要成為他的女兒。現實中自然無法存在這樣的選擇,但故事裡,男人知道不可行,卻實際上對女孩付出了關懷,真正對女孩好。

嘴上說愛的母親、假裝足夠堅強的女孩、沒有資格卻實際付出的男人,三個人在故事中形成強烈對比。相對於電影簡介上提到的《歡迎光臨奇幻城堡》,本片更沒有童年濾鏡、母親更為失格,社會階級在《天使的臉孔》不被特別突顯,更加專注在母女關係與失去雙親的孩童心靈,因此故事本身讓我連想到是枝裕和那部《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想到「作為孩子無法選擇」的困境。

有時候會覺得這樣的故事太過極端,應該不會在現實中發生,但實際上只是大多數人比較幸運沒有遇見。有時現實發生的事,比電影所呈現的還要驚悚、還要超乎想像。孩子有強大學習和複製的能力,他們可以把大人生存方式學下來,卻不一定明白所行一切所代表的意思與代價。


2020年8月7日 星期五

2007年的女性復仇電影—勇敢復仇人The Brave One



2007年的《勇敢復仇人》(the brave one)是室友幾年前列推薦片單給我的時候,列在很前面的一部美國電影。印象中,當時有請朋友幫忙找找看,但後來不知為何就一直沒有看到這片。前些日子跟室友在Netflix上亂逛時看到《勇敢復仇人》,就問他會想再看嗎?結果就一起看了。

在《沉默的羔羊》之後十六年的茱蒂·佛斯特,魅力依舊,詮釋失去摯愛後變成復仇者的女主角,悲傷而有力量。故事有滿滿紐約城市的味道—各色人種混合的生活、美國夢背後藏著罪惡角落、私刑者與警探亦敵亦友的關係等—今日看起來十分老派(甚至有老派的政治正確),卻非常迷人。

近年來私刑者或超級英雄之類的電影和影集不少,可以感受到關於「正義」的討論,無論在美國或其他地方都還是有極大吸引力。回頭看《勇敢復仇人》裡女主角與男主角的對話,不免覺得更近期的作品少了些留白和想像,對人性的想法也更黑暗許多(也許大家口味都變得太重了?)。

喜歡女性復仇類電影,不能錯過這部《勇敢復仇人》。

2020年8月1日 星期六

謊言的代價-核爆家園Chernobyl



終於看了想看很久的《核爆家園》(Chernobyl)。

《核爆家園》在去年開播的時候就在同溫層引起極大的討論,題材非常吸引我,而迷你影集(全五集)的長度也在我可接受的範圍,原本就列為必看,卻因為懶得租片而遲遲沒有補完。因此,本月catchplay+要與HBO GO合作,《核爆家園》便成為個人第一個必看的項目。

今天一口氣把五集《核爆家園》全看了。確如各種評價所說,可以列作「人生必看」等級的作品。五個多小時的故事、多線的敍事,從一般民眾、科學家、政府官員等角度,讓人看到整個事件的不同面貌。


在一般民眾的部分,消防隊夫妻一線與第一集車諾比鎮上百姓觀看核電廠火災的反應,展現出的是當時民眾各式各樣「無知」。雖然看著影集的我們並不見得更懂核能或核災,遇上事件的時候,也許也會跟他們一樣反應,但接下來我們卻離他們視角越來越遠,漸漸地看到雙重恐懼:一是來自對核能的恐懼,一是來自政府謊言的恐懼。

從第二集開始,我們就更多與科學家、政府官員、救災人員走在一起。無論是自願或非自願,他們往最危險的地方去,處理一個接著一個令人震憾的危機,邊行動邊想辦法,幾乎是真實版的「不可能的任務」。然而,隨著時間過去,「為什麼會爆炸?」這個應該被回答的問題還是懸在那裡。直到最後,才由主角的口中說出來......試圖用謊言埋葬秘密的國家,似乎應該為車諾比核爆負責,或者說國家應該要面對核能電廠存在巨大缺陷的問題。


剛開始看的時候,會覺得《核爆家園》唯一的缺點應該是全部的人都說英語,但看到最後會明白:這片讓本國人拍根本不可能拍出來。影集基本上已經十分客觀,沒有讓英雄太過英雄、好人太過好人(雖然壞人真的是壞人),但該給的榮耀一點也沒有少。

除了對於揭露國家謊言、為無名英雄們留名,這些明確透過劇本對白呈現的部分,《核爆家園》的電影語言和角色形塑也都令我驚駭。車諾比的建築空間、撤離區的老婦與動物,竟成為看完之後我最印象深刻的部分。


角色方面,史戴倫·史柯斯嘉和艾蜜莉·華特森讓我想起他們多年前一同演出拉斯.馮.提爾《破浪而出》(兩人長相居然都沒什麼變,太可怕),在《聖鹿之死》裡嚇死大家的巴瑞·柯根居然也演出了戲份不多卻不會沒注意到的一角(這位年輕人太會選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