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9日 星期六

《天能》是真正的電影,諾蘭的電影

 


1.

《天能》實在讓人等得太久、等得太煩太苦,當它一開放訂票,室友和我就敲定時間,訂下了首日晚間六點多的場次。

不知是太興奮還是怎麼的,27日當天我比平常早起了一個鐘頭,腦袋清楚也沒有睡意。就提早出門,到工作室附近公園拍了拍貓咪、買了麵包和點心,再開始整天的工作。

五點多時收到室友傳來已到電影院的訊息。我剛好手邊工作也告一段落,就搭捷運前往京站與他會合。

六點多接近入場的時間,我們查看電子票券上面寫著14廳......但京站只有9廳.....往下一看「信義威秀影城」。陷入混亂的我們第一時間決定先去排看看能否買到他場次,結果京站接下來的《天能》場次很多但能買到的位置並不好。因此,室友決定打電話去問問信義威秀,現在趕過去的話,還能否入場還是退票。信義威秀那裡說可以入場(片長很長,還有很多可以看),或換晚一點的場次。

七點半左右到信義威秀。買票的人沒有想像中多,室友很快排到窗口,向櫃台說明狀況後,換到了八點二十五分5廳的場次,最後一排的位置。

還沒看到《天能》就已疲憊的我,當時只想著:果然是越重要的事越容易出包。上次《復仇者聯盟4》這次是《天能》。不幸中的大幸是:至少我們還是可以成功看到。

2.

可能被臉書影評洗版了兩三天,所以在進場看《天能》前,我已經作好了「可能會看不懂,但沒有關係」的心理準備。

在極力避免任何「爆雷」的狀況下進場,覺得非常享受這部電影帶來的一切-感官的體驗(即使我們看的是一般版)。

看完回程,完全累攤的兩人,在捷運上小聊了各自感受。但在這麼大量的刺激之後(加上我的位置可能太靠近喇叭,離場之後頭都還一直重重的),其實滿不想再深究一切。

3.

我傾向諾蘭在電影中的引導:「不要想去理解,而是去感受」。

像諾蘭之前的燒腦大作《記憶拼圖》、《全面啟動》、《星際效應》等片一樣,《天能》就劇情本身來說並不是多難懂,但「完全懂」整部片,卻確實需要花時間爬文、作功課、二刷或者三刷。

我偏愛「感受」那個世界觀和整個實景大場面,因此雖然累到不行,我仍感到極大的滿足。終於,等到《天能》,諾蘭沒有讓我們失望。

4.

看完最愉快的事,應該是「解禁」了。

從通勤時間開始,滑開點開各種解析、影評和討論。

老實說,我真的沒有完全懂,很多細節在第一時間都沒有看清楚、想明白,甚至還有許多腦補誤解。爬了文、看了幕後花絮和新聞之後,對《天能》的理解感覺有大幅度的提升。於此同時也十分慶幸:沒有在看之前先看這些文章。

因為,諾蘭電影是「雷不得」的電影(至少在一刷時是如此)。

5.

最後,我覺得四位主角都好棒(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派汀森、伊莉莎白·戴比基、肯尼斯·布萊納)。原本我只希望看到超美超正(因為聽說她在片中就是如此)的伊莉莎白·戴比基,結果沒想到每個角色都很棒。

更棒的是各種大場面的實景拍攝。那種場面是會讓我想說:是啊,我們都把有錢人想小了。世上的富豪跟我們能想像到的「有錢人」落差有多大?我不敢說《天能》說得夠多,但我想《天能》能夠讓我們看見世上富豪與我們想像中的「有錢人」之間的距離(也許不一定真實,但卻開啟我們的想像力)。

6.

關於電影的時間軸、尼爾的故事線、TENET與其他名稱的用意等等,我想太多強者已經寫了。我也是爬了文才明白大多東西。而一刷的我,沒有任何要補充。

我只想說:《天能》是真正的電影,非要進到電影院體驗得了(無論最後你喜歡或不喜歡),才能夠參與其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