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

無言勝萬言—麥特與麥斯Matthias & Maxime

 


以前一起看多藍的朋友,竟然不知道這片上映(場次實際上也少得要命)。去之前在想,若不是宣傳不夠,就是時代不同了⋯。

有朋友問我:如何?我說:老友見面(畢竟經歷過多藍全盛時期,很久沒有在大螢幕上看到他,還是有一種老朋友的感覺),先得十分。其他的話,我覺得群戲的部分很棒,人與人的關係也表達的細緻,音樂也非常多藍,但感覺是一部蠻難討論的電影。於我個人而言,還是喜歡,但非多藍片子最愛的一部。全片我最喜歡的一段是麥特睡不著去游泳的部分—什麼都沒有說,同時也說了非常多。看完再看那張大大的劇照,覺得多藍的電影果然無言勝萬言。

散場時,八成的人都等到片尾結束,應該都是粉絲吧(私自以為)。希望票房不要太差,不然未來也許就很難在大銀幕上看多藍的片了!


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

2021個人電影回顧:院線與串流

 

今年院線停了好幾個月,雖然一年下來看片的總數沒有少太多,但大半都是在串流上看的。院線片要選出十部,不能說不行,只是好像不太能代表今年觀影的總體感受。因此今年院線片的部分,選五部片,另五部選則是今年在串流上看到很喜歡的電影(大多不是今年的片)。

院線:

1.醉好的時光

2.偶然與想像

3.南巫

4.詭老

5.花漾女子

串流:

1.賣場華爾滋

2.歡樂時光

3.幻愛

4.惡女訂製服

5.淺草小子

院線方面,今年個人版上洗版式好評的《沙丘》《美國女孩》,我都算是喜歡,可不算是大愛。比較小眾的《算牌手》《瀑布》《金錢男孩》各有各的獨特魅力,令我印象頗深,但好像與前列五名的喜愛度有點距離,所以放在此處。影集的方面,今年看的比往年都多,不過最喜歡的還是麥可弗拉納根編導的《午夜彌撒》(Netflix)以及凱特溫絲蕾主演的《東城奇案》(HBO)。

2021年12月27日 星期一

諧星的技藝與現場舞台獨有的魅力—淺草小子Asakusa Kid

 

#淺草小子

N台自製的《淺草小子》,在我版上不算是大熱,但還算有一些討論。原本就有收入片單,卻意外在朋友家一起看了。

因為是北野武的回憶,所以劇情方面不能說是有什麼超厲害的地方。不過,故事呈現得好,從第一場戲就吸引住觀眾,不小心就看完全片的那種電影。

如同朋友所說大泉洋大概從來沒被拍的這麼帥過,柳樂優彌則是可以讓人忘記他是誰的那種演出(說實話他也不像北野武,但在故事中你會忘了他原本是誰)。兩人的師徒之情也確實是本片重點。

電影展現出過往諧星的技藝與現場舞台獨有的魅力,在時代轉換之際,年輕一代諧星「成功」的方式和定義改變了—他們往前衝向成功的時候,前一代的諧星正被時代所拋棄。對我個人來說,這種變化是這片最好看的地方。

講技藝的電影,歌舞自然不可少;講諧星漫才,金句當然也不少。就算是完全不懂這些的我,也可以非常享受這部片。

改變人的華美服裝—惡女訂製服The Dressmaker

 



與聖誕節無關的推薦:《惡女訂製服》。

簡介其實不太吸引人,算是為了看一下幾年前的凱特溫絲蕾而看,結果十分滿意這個聖誕夜選片。

這片有一點西部片的味道,但是以澳洲、以女性為主體,混了復仇類型的西部片。沒有槍戰、沒有印地安人,只有一件又一件改變人的華美服裝。聽起來超級怪,但看下去卻很有意思。

除了凱特溫絲蕾之外,還有雷神索爾的弟弟(不是洛基,是長得頗像的親弟弟)與《超時空攔截》的女主角(雖說兩位角色都有點花瓶,但這電影𥚃,花瓶也是很重要的)。

2021年12月23日 星期四

一整個文化的問題—改革好萊塢This Changes Everything

 


重看完《一一》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後,又進入了很沒有動力看片的狀態。

在幾個平台上面逛啊逛,終於決定看看這部紀錄片。本來想說大概就是像簡介那樣子,不必期待有什麼明確劇情,沒想到《改革好萊塢》真的講了好些一般人(如我)不曉得的事,例如:默片時代女性編導其實不少,電影有了聲音後,需要的資本增加,改變為更加重視營收票房的體制,女性編導的數量才大幅下降。今日許多女性電影工作者都感受到美國視影工作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的問題,回頭發現此前也有數位女性導演向好萊塢工會提出質疑,但只在很短的時間裡增加了一點女導演的比例,很快地又變回原本的樣子。由此延伸出來的問題則是:大量以男性為主的節目(即使兒童的節目都是大量男性角色配上一兩個女性角色,且女性角色多半沒有自己的性格、志業與聲音)。這一切並不是一部片或一個個案,而是一整個文化的問題,因而必須從美國憲法出發去規範。

這是一部2018年的紀錄片,結論看起來也很2018:影事從業人員男性和女性的比例應該50/50,白人以外種族也應該有平等競爭工作的機會等等。後來的事,大家也知道了,就是奧斯卡也將此種「政治正確」的態度引入評選標準。

也許有人會覺得太過「政治正確」的電影並不是那麼好看(老實說,我自己有時也會這樣覺得),但是這部《改革好萊塢》讓我看到這一波波要求的意義在於:除非有人去推動、有法律去規範,否則一個長期存在的文化不會自動發生變化。影視產業不變化的結果,近年我們也看得很清楚(掌有大權的人,利用自身權勢去侵害他人)。影視產業的變,也許會需要一些時間讓競爭正規化(而不是為「政治正確」而「政治正確」),但長遠來說,應該是對整個產業和觀眾都是好的。

#暴雪事件其實也揭露遊戲產業結構和文化其實也是有一樣的問題

2021年12月22日 星期三

三刷《一一》

 


1.電影裡下雨,外面也下雨。《一一》的世界,台北到不行。

2.台北的場景我都不熟,但東海的我熟。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最開頭全家外拍的戲是在東海大學文理大道外,(大家比較不會知道的)最末的喪禮也是在東海,只是是東海附小的教室(如今也許已經不那麼有味道)。全片最觸動我的也就是最開始和最後。

3.2000年,還不流行什麼彩蛋吧?但看過(更難以看到的)《麻將》的朋友們一定會同意N.Y Bagel第一幕是《麻將》彩蛋。婷婷坐在警局的畫面也讓我直接想到《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小四。雖然不知道這些完全不影響觀看,但知道者會知道楊德昌自有宇宙。

4.之前壁虎先生金馬文中提到的兩個缺點,我今日看起來也不覺得是缺點。反而覺得缺點是片中對女性角色的描繪(相對於男性角色,顯得單調且單薄),很難令人感到同理和共鳴。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這麼覺得(而且看到第三or四次才覺得)?

5.音樂很棒,無論是隱喻部分,還是配樂,都棒!

三刷《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三刷《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1.超棒!除了小明給我感覺太過刻意(像是象徵性的空殼子)、哈尼的服裝很詭異、有些對白還是蠻奇怪外,鏡頭呈現的世界、故事要傳達的訊息、各種光影效果與角色心境變化都精彩。

2.看到哈尼跟小四各提一次的《戰爭與和平》,忍不住想說:這片在「有大道理想說,最終卻是各種小細節而令人著迷」的部分,有像到托爾斯泰(不過老實說我也沒有看過《戰爭與和平》所以無法確定)。

3.其他專屬於三刷的驚喜也不少(例如一閃而過的蔡琴、還是孩子的柯宇綸、白色恐怖的大冰塊刑、狗演員自然又可愛),也許再過幾年重看,又是另一種感受。

4.還是一句話:N台有,沒看過的人,快看。

2021年12月11日 星期六

淚腺的運作-美國女孩American Girl

 

可能是之前被洗版洗得太過,結果個人感覺是好看,但沒有像眾人(?)那樣激動。故事的時代跟我成長的時代差不多,確實召喚出很多回憶(同時又覺得好像與個人經驗沒有那麼相合)。不過《美國女孩》裡的熟面孔們讓我一直想起室友最近常說的:演員演不好,很多時候是編導的責任(選角選了誰,中間給了什麼指引,最後的版本留下了哪些片段)。《美國女孩》演員們自然的演出,讓我清楚感受到室友這話的道理。

看完之後,回頭看了更多討論,發現除了影評和朋友心得外,阮導的訪談也如雨後春筍一般,一口氣冒出了一大堆。實在太多,我沒有全讀,目前比較有印象的是李屏瑤的podcast「違章女生lalaLand」的訪談。

可能因為可以直接聽到導演的聲音,所以聽訪談的過程,完全感受到這位年輕導演的個人魅力,並且多了解了一些電影之外的事,像是導演跟家人一起去諮商的經驗、如何重現那年代的房子、台灣倒垃圾的文化(?)、馬場那一段如何成為現在的樣貌。而對我個人來說,最有感的是:小光和阮導在分享「看藝術作品時流淚」和「為自己流淚」兩種狀況。阮導說她以前比較容易在接觸藝術作品時流淚,比較會為自己流淚以後,反而比較少在看電影等藝術作品時流淚。

我自己是屬於看電影沒有流過淚的人(一起去看《美國女孩》的朋友說我根本沒有「哭點」),「為自己流淚」對我來說更直覺容易(情緒一個激動就哭出來,非常本能)。我曾仔細想過,雖然沒有真的哭出來過,但讓我幾乎要流出淚來的電影,還是有一些,像是《海邊的曼徹斯特》、《一日一生》(嗯,我暫時想不到更多)。這兩部片非常不同,甚至可以說是沒有交集,所以究竟是什麼讓我產生流淚的衝動呢?我只花了一點的時間,就想通了:是一種對現實強烈的「無能為力感」。這種「無能為力感」也可能是我為自己流淚時的感受。

《美國女孩》其實也有「無能為力感」的部分,只是最終表現出來的方式,還是比較年輕且仍有韌性的狀態,最終來說,電影裡保留了更多成長蛻變的可能。聽完訪談,我感覺阮導還有很多故事可說,會期待她之後的作品。

2021年12月2日 星期四

三個故事,其實都是一種心理治療—偶然與想像Wheel of Fortune and Fantasy

 

總是給我意外驚喜的導演濱口竜介,今年有兩部片要上,一部是《偶然與想像》,一部是(改編村上作品的)《在車上》( Drive My Car)。

《偶然與想像》在我臉書同溫層,非常夯,上週末上映後就一波洗版。我週末剛好都有事,想說這片應該不會那麼快下吧。沒想到週一聽說它場次超少,昨天看到許多地方都撐不到下週。整個嚇到(這就是臉書同溫層與現實的距離嗎?),趕緊跟老闆請了半天假去看這片。

可能是關心這片的人也跟我有同樣心情,今日華山光點中午場次,坐了半滿。撇開電影開播前有一個怪人在開場前四處遊走,口裡唸著:那麼多無業遊民來這裡看電影...不談,觀影氣氛算是美好。

結論來說,三段故事我的排名是:2>3>1,但每一段都有令人驚豔和喜歡的部分。無法想像這些演員在讀劇本時怎麼樣去想—明明是很不可思議的安排,一切卻自然得像是本來就會這樣發展的樣子。故事中的故事,更是完全用對白就抓住人的腦袋,讓人透過想像補完一切(絕對比實際演出來還更棒)。難怪傳說連是枝裕和都嫉妒濱口的才華(應該有這回事吧?)。

***以下有雷***


幾點特別喜歡和覺得可惜的地方:第一段前半在車上的那場兩位女子對話的長戲,非常棒,但最後結尾的處理讓我想到洪常秀的《這時對,那時錯》 (剛好我滿不喜歡這部片的,所以...嗯)。第二段在老師研究室的整段都太棒(電影就是要像這樣子啊啊),結尾也有一點神秘感(可以說是最沒有遺憾的一段)。第三段算是沒有特別不喜歡的地方,前面誤解到後面的角色扮演都讓人感覺導演對人與人關係有特殊洞察和感應(是否已是一種超能力?)。唯有最後小彩跑起來的時候,很想叫她別跑,穿涼鞋跑步會跌倒啊(對不起,出戲王是我)。然後猛然想起自己疑似曾經搬著個人行裏箱走過「仙台車站」前的那個大大天橋。電影與現實於此交會,有什麼比此更魔幻。

散場回程路上,跟前幾天在台中看了這片的學姐聊了以上內容(還不小心坐過站),聊到最後發現:三個故事,其實都是一種心理治療吧。現實人生大概沒法這樣子發展,不過能夠對號入座的人,應該可以得到某種療癒吧?(但絕對不能抱著看療癒片的心去看,你會大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