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給聽人看的電影-無聲The Silent Forest

 


#本文有雷

#未看勿入

《無聲》上映的第二週,我終於成功在假日的九點前起床,衝了百老匯早場。

前幾天跟朋友聊到最近想看的電影,被問到說為什麼想看《無聲》?

當時我說:《無聲》的預告看起來很吸引人,雖然因為第二週才看,不小心看了太多相關的評論,但還是很想要親眼看看台灣可以把這樣的題材做到什麼程度。

比起比較多人比較和討論的《熔爐》(Silenced),其實看預告和各種討論文章的我想到更多的是《過於寂靜的喧囂》(The Tribe)和《青春勿語》( Han Gong-ju)(這兩部都有點小眾,看過的人應該不太多)。

《過於寂靜的喧囂》也是以聽障學校為主,全聾人環境和視角,沒有聲音(在電影院裡看時甚至不一定曉得角色講了什麼),所以知道《無聲》是一個聽障學校的故事時,我第一時間想到《過於寂靜的喧囂》並不奇怪。而《無聲》預告卻更多讓我想到《青春勿語》那種青春的殘酷(幾年前在金馬影展看的,當時覺得滿被故事中呈現青春和性暴力所震撼)。

實際看《無聲》,發現它是它自己,它是一個真正從台灣社會案件生長出來的故事,既不是台版《熔爐》,也不是《過於寂靜的喧囂》和《青春勿語》(不是不能比較,只是看完會清楚明白《無聲》與它們各自不同之處)。

它的聲音做得非常精緻有力,無論是音樂還是音效,都展現了牽動觀眾情緒的效果(如果少了聲音,整個故事的懸疑和驚悚感應該會全面消失...)。故事固然以聾人學生們為主角,但所帶出的思考卻超越「聾人世界」,像是青少年圈子裡的集體暴力(霸凌和性侵)、加害者與被害者的關係(被害者可能在某種狀態下成為加害者)、青春期自我與他人關係的懷疑等。

看的過程我一直想起研究所時期讀過老師推薦的一本書:普利摩.李維(Primo Levi)的《滅頂與生還》(I sommersi e salvati)。因為是很久以前讀的作品,所以只有模糊印象。看完回到家,第一時間就查了一下那本書,在網上看到了它第一章一段書摘:

「人類的記憶是令人驚嘆,卻又極靠不住的工具。這是眾所皆知的古老事實,不僅心理學家了解,任何曾仔細觀察周遭其他人的行為,甚至自身行為的人都很清楚。存在我們體內的記憶並非銘刻在石板上,它不但容易隨著時光流逝而消蝕,更常常會結合了外來的元素而改變,甚至成長。法官都應該熟悉這點。就算一件事才發生不久,而且扭曲事實對兩名目擊證人都沒有任何好處,他們兩人也絕對不會用同樣的字眼、以同樣的方式描述同一件事。要充分解釋為何我們的記憶如此不可靠,唯有先了解記憶是用什麼文字,以什麼語言,藉由什麼工具,寫在什麼樣的媒介上。但直到今天,我們距離這個目標還十分遙遠。我們已知在某些狀況下,有些生理機制會扭曲記憶,包括腦部創傷等外傷、其他『競爭』記憶的干擾、意識狀態異常、壓抑、封閉等。然而就算在正常狀況下,人的記憶也會逐漸退化,記憶的輪廓都會逐漸黯淡。極少記憶能夠抵抗所謂的生理性記憶退化。我們在此清楚看到大自然的偉大力量之一。這種力量可以使秩序消解崩潰,使青春年少消蝕為蒼老年邁,使生命消失,進入死亡。當然反覆練習(在此就是經常喚醒記憶)會常保記憶生動鮮活,就像經常運用的肌肉可以保持靈活一樣,但太常被喚醒,太常以故事形式表達出的記憶,最後難免被定型,落入測試、成形、完工、裝飾的模式,取代了未經處理的原始記憶,消耗原始記憶為養分而茁壯成長。」

這整段都在講「人的記憶如何不可靠?」,乍看似乎跟《無聲》電影主軸「校園暴力」不太相關,但其實卻是極為密切。李維在《滅頂與生還》討論的是集中營裡的人性觀察,對於集中營內發展出的權力結構有深刻的分析:集中營並非全就都是同等的受害者,在集中營裡還是分階級,分成支配者和被支配者,當中的惡與暴力也不是截然分明,就像所有的社會一樣。而人們再回憶過往時,把自己歸入某類人物,全然相信自己的角色,但很可能沒有人能完全復原歷史樣貌(不是因此就不追求事件真相,而是只能力求接近真相,卻永遠無法完整重現)。尤其可以用來討論故事副線的小光和寶弟的部分。

到故事的後半揭露了小光曾是受害者(從小學到國中多年),後來成為支配者一般的角色,對不聽從他的人施加暴力。隱藏在他作為背後的是他既恨惡對他性侵的老師,卻又有難以向人訴說的情緒(因此他壓抑、沉默,以向他人施暴的方式發泄)。而劇末看似回到平凡中學生活的校車上,坐在後座的寶弟,拿著外套走向一個更瘦弱的孩童,像是要把自己的憤怒轉加到他人身上一樣的神情。故事結束在此,寶弟或許會成為下一個小光,或許不會,但導演給我們看到的是:這不單是一個青春成長的故事。

如果《無聲》只說了男女主角的故事,沒有小光和寶弟的視角,那麼它最多只講了青春與幻滅,只能說是一個「揭露惡行」、「主持正義」的成長故事。《無聲》卻讓支配者小光與被支配(可能算是最底層)者寶弟有自己的故事,並留下令人「多想一點」的結局(他們兩個會變成如何呢?我們真的不知道)。

「聽人排斥聾人,所以聾人選擇留在跟自己一樣的環境裡面,忍受一切不公義。」這是《無聲》吸引我看的原因,但這片最終留在我心裡的卻會是:小光和寶弟所代表,在成長過程中因著不確定而歪斜的人。

#居然有一幕空景出現壁虎聲音

#今年真是壁虎年

#已經快變成壁虎收集者的me

2020年10月17日 星期六

N台沒推薦給我也許是對的-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

 


在N台上看了它們自製的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這片大概是十月初上架的新影片,但似乎沒有什麼討論熱度,第一週好像有看到幾篇分享,之後就沒有什麼消息(不曉得是因為它的內容側重谷歌和社群媒體的黑暗面,所以被降觸及?還是我不被認為是關注這議題的人?)。最奇妙的是,在上週我看完《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之後,N台也沒有趕緊將這片推薦給我(大數據真心認為我不會想看這部紀錄片?),讓我今天想看時,還因為搜尋不到,點進電影分類底下的紀錄片頁面,一頁一頁翻才翻到(到底是有多不推薦給我?)。

看完覺得:這會是我想看的片啊?雖然我不是z世代,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是可怕的資訊和通訊都落後的人類(意即,沒手機也沒電腦),直到近幾年因工作上的需要才開始用智慧型手機(並有了手機網路),但怎麼說現在掛在臉書上的時間也是一天八小時,谷歌和gmail更是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IG不太會用,可為了瞭解年輕人(?)也是有帳號,並每日滑動...只是用法顯示為老人),「智能社會」是這麼值得關注的議題,怎麼不推薦給我(到底???)。

難道N台已經厲害到可以預測我不太喜歡紀錄片中夾劇情片的做法?(事實上是的,我認為這片裡的劇情部分是這部片最大的缺點)又或者這片本來就沒有要主推給台灣觀眾呢(我想不會吧?),還是我的所在地觀看度決定了這部片不被推薦給我?(很好,我開始走向陰謀論了)

無論如何,我還是主動找出這片並且看了。確實,《智能社會:進退兩難》在訪談和劇情線間帶出足夠多的議題,卻顯得不夠深入,像「個資被產品化」、「網路成癮」、「青少年因社群媒體導致憂鬱、焦慮與人際互動障礙」、「兩極化的政治立場」、「假新聞比真相傳播更快更具影響力」等,這幾年如果有關心實事的話,應該都算是不陌生的概念(而會點開這部片看的人,極有可能本來就已經知道這些了)。

原本《智能社會:進退兩難》應該是透過曾在那些谷歌或臉書之類的大公司待過的人來告訴人們「網路/谷歌/社群軟體」的黑暗面,指出「他們如何操控和影響人類行為」,以及「為何好的初衷會導向今日混亂失控的現狀」,結果他們講的這些,在2020年的現在,好像不是一種「新知」而是「已知」,只是「各國政府」都還不曉得該要「怎麼立法約束」。

在擔憂「民主體制可能被瓦解」的同時,沒有看到世界各地為民主而起的「抗議行動」如何從新科技中得到幫助、又「如何被政府滲透而走向失敗」的面向。又或是「z世代」有好些人像片中家庭裡姐姐那樣的人物,比我們同輩人更知道要活在現實(事實上,我認識的「z世代」在工作上的專注度一點也不輸給同輩人,現實的社交能力或對網路的依賴度也不如想像中嚴重)。

我們確實應該要了解自己處在什麼樣一個網路世界中,應該要知道這世界運作的法則(例如:「你沒有花錢買任何商品時,你就是商品」),但只是強調「網路世界的黑暗面」,用「對未來感到擔憂」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和支持,似乎並不能算是一個足夠有力的影片。至少,在我的感覺中,《智能社會:進退兩難》並沒有正的讓人看到「進與退的困難」,只看「到夕谷和全世界的企業、政客絕不會放開這個好用的工具」的未來。

結論:N台沒推薦給我也許是對的(?)

2020年10月12日 星期一

民主的完整性-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The Great Hack

 


週六在catchplay+上看了《脫歐之戰》後,週日在看了Netfilx自製紀錄片《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雖然本來就是因為看了《脫歐之戰》才會回頭去看2019年7月上架的《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但連續看下來,兩部片互相補完的程度還是超乎我預期。

《脫歐之戰》中,劍橋分析公司的戲分並不算多,雖然有提到他們投放廣告訊息的方式,但劇情的主要還是繞著主角的想法、留歐派與脫歐派的競爭、被忽視意見的邊緣人們視角,結局的重點也放在:「現行的體制能夠真實反應民眾意見嗎?」一問題上。

《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則是以「劍橋分析」公司為主要討論的核心。該公司在英國脫歐及美國大選中參與的內容之所以可以被公開,主要是因為劍橋分析公司兩位前職員克里斯多福.懷利(Christopher Wylie)、布特妮.凱瑟(Brittany Kaiser)站出來說話(看完影片後才知道他們兩位的書目前都有中譯本,克里斯多福.懷利的《心智操控》與布特妮.凱瑟《操弄》,前者是剛上市不久的新書,後者則是去年底出版到今年據說都還在暢銷)。

克里斯多福.懷利算是劍橋分析公司被調查後第一個願意站出來說明的人物,但可能因為英國脫歐及美國大選時期他已經不在劍橋分析公司工作,所以《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是由布特妮.凱瑟以及控告劍橋分析公司企圖蒐集他個資的教授大衛.卡羅爾 (David Carroll)視角為主。

布特妮.凱瑟的部分,紀錄片拍出她職業生涯,勾勒了她的過去(歐巴馬的幕後團隊、人權相關工作到後來劍橋分析公司的重要職員),也問出她決定要站出來說話的原因(無論她面對鏡頭時說的是否全是真的,對英美兩國的調查來說,她都是唯二願意出來說話的關鍵人物)。

大衛.卡羅爾則把重點放在他對於「個資在人民不知情的狀況下被拿走」的憂慮,由此發展出來問題是人們在數位化世界留下的足跡被截取、轉賣給各種數位行銷公司,甚至被拿來作為政治操作的基礎。人們可能不知道自己在網路上看到的真新聞假新聞是經過精密計算過、投放出來的廣告訊息。

劍橋分析公司因侵犯隱私的問題,宣告破產,但整個事件拖出真正的問題卻是影片中《衛報》記者凱蘿.考沃德(Carol Cadwalladr)所說:「這是關於民主的完整性、關於我們國家主權的問題」。

英國脫歐及美國大選原本都是離我們頗遙遠的事情。即使在資訊發達的現代,我們若不特別去關注,國際上無論政治、社會還是文化的新聞都不會自動流到我們眼前。然而,經過去年和今年台灣兩次大選(及其間地上和空中的各種戰爭),我們對所謂「假新聞」、「資訊戰」變得不陌生。

《脫歐之戰》和《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所講的東西離我們並不遠,劍橋分析公司破產收攤也不表示利用個資影響選舉的方式就被斷絕(反而可能有更多國家或政黨投入更多金錢和資源進到數位世界)。

影片中布特妮.凱瑟說了一句令許多人難忘的話:「數據也正式超越了石油,成為了全世界最有價值的資產,甚至遭到武器化。」而全世界的民主政府可能都還未能想出辦法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老實說,我覺得前幾年看的紀錄片《第四公民》(當時)給我的衝擊比《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還要大,但不能不說後者讓我更了解我們所生活的「現實」。數位世界是跨國的,因為臉書與其他平台是跨國的,劍橋分析公司參與過的選舉也遍布全球,想必同類型的政治操作方式會在各地方不斷交戰。

最終民主制度會面臨什麼呢?我們還不知道。但也許,很快,我們可以在美國這次大選中看到進一步的變化。

2020年10月10日 星期六

不只是選戰-脫歐之戰Brexit: The Uncivil War

今日看了加入catchplay+之初就加入待看片單的《脫歐之戰》。它是一部電視電影,沒有在院線上映,因此去年它播出(在串流上架)時,我沒有第一時間留意到它的消息,只是後續看到一些影評討論,對這類的電影還算有興趣(雖然如果評價很差,可能也不會看),就一直想說要找時間一看。

《脫歐之戰》真的是節奏明快、角色鮮明、思路清晰,看完頗有啟發的電影。它並不真像維基百科的簡介「脫歐組織的策略師們如何利用大數據勸說英國民眾投票退出歐盟的歷程。 」如此簡單。

雖然以「脫歐陣營」為主線,使得電影有種「結果定論」的視角,但實際上這部電影好看的部分並不在於「如何致勝」(也許有人覺得這是好看的部分,但關於選戰的電影,只是「致勝」,就真的太普通了),而是在於班奈狄克·康柏拜區飾演的主角多米尼克·卡明斯,思考這場公投選舉意義的過程。電影故意把他拍得很脫離常軌、異於常人、可以說是有天才的自信並對西方政治體制有深刻的批判,非常強烈、令人印象深刻。

看完真的會去思考,在選舉過程中,人民被各種政治宣傳逼著表態和選邊站、各種激化的言論,乃至於攻擊的行動,是不是現代民主政體必然走向的道路?投票的時候,我們真正知道我們為什麼而投嗎?又政府(在英國是首相、內閣和國會,在台灣是總統、內閣與立法委員)真的能夠在選戰或選票中看見人民的心聲嗎?

推薦給所有人,特別是對國際政治、選舉議題、民主體制有興趣的朋友~

#現任首相狂髮強森在這片中也很搶眼

#脫歐之戰 



2020年10月6日 星期二

信仰、暴力、變態心理-神棄之地The Devil All the Time

 


N台自製電影《神棄之地》第一時間就跟室友一起看了,但看完一直沒有完整的時間好好記錄一下看這片的心得。放了幾週,今天忽然有了空,想起年底可要回顧整年看的電影,怕到時漏了這片,趕緊來記錄一下殘存的印象。

《神棄之地》卡司強大,除了湯姆·霍蘭德、羅勃派汀森,還有比爾·史柯斯嘉(在《牠》裡演小丑,大家可能認不得,但他可是史戴倫·史柯斯嘉之子,他的哥哥也是挺有名的演員。個人非常喜歡他們一家三位演員。雖然這片他的角色戲份稱不上多,但卻有極大的力量,超期待他的未來)、賽巴斯汀·史坦(沒錯,就是大家熟知的酷寒戰士)、海莉·班奈特(室友和我覺得極具魅力的演員,《列車上的女孩》和《吞噬》有很棒的演出,這部裡不曉得是造型還是設定,有些令人失望,但看到她還是很開心...嗯,我承認是某種盲目)、傑森·克拉克(不算是很熟的演員,但其實默默也看過他不少部片,選他演片中變態之最選得沒話說)。光是看這些演員就可以感受到N台改變整個美國電影生態的實力(當然少不了武肺的強力助攻)。

此外,故事氣氛都很棒。二戰後幾十年間的美國南方神秘小鎮,由旁白帶我們進到那個世界,整個觀看的過程都像是在看很遙遠地方發生的故事(事實上,它就是很遙遠地方的故事),那裡很像是史蒂分金故事的背景,也像是美國恐怖片最愛的場景,而這部片都不是,它碰觸了小地方的信仰、暴力、變態心理,挖掘了「惡」並透過主角的手解決了「惡」。雖然格局和背景往地方靠攏,但以故事走向和結局來說,說它是部「超級英雄片」似乎也不為過。

看到一些評論覺得幾十年的故事可以拍成一季,讓其他角色有更多發揮空間,但我個人覺得兩個多小時的電影剛剛好,拍成一季,可能請不了這樣的演員陣容,我也可能因為很難追劇而錯過這片。至於更多人討論的「口音」問題,因為個人英文實在差,所以完全沒有感覺。

2020年10月3日 星期六

俗人也可以享受-女神們的下午茶Tea with the Dames


在catchplay+上看了2018年BBC的紀錄片《女神們的下午茶》。一個多小時的紀錄片,內容很簡單,就是4位資深卓越影后,艾琳阿特金斯、茱蒂丹契、瓊安普洛萊特、瑪姬史密斯四位女演員聊天。

老實說,四位女演員裡面,我(跟大多數現代觀眾一樣)只有對茱蒂丹契和瑪姬史密斯比較有印象。會想點開這部紀錄片也是因為最近跟室友一起看了丹尼爾克雷格的007第二、三、四集(之前只看過第一集和第四集),特別喜歡以M夫人為女主角的第三集《007:空降危機》(我想大家應該都最愛這集吧?),所以今日才有動力看這部紀錄片。

這部看似平淡的紀錄片,一點也不平淡,可以感受到劇組對四位女演員作了很深的功課,提問、場景轉換、特寫、配樂,乃至於最後的剪接,都牽引著觀眾。自嘲、互相丟球、展現性格的各種幽默,讓我這樣(沒有看過什麼舞台劇,不熟悉英國演藝圈)的俗人都深深被吸引。

如果你比我更認識她們,你一定可以更享受這部紀錄片;如果你跟我一樣,對她們認識有限,也可以純然享受她們充滿生命智慧的對話,以及整個劇組用心整理她們過往作品的心意(至少你不會因為不了解而接不上她們的話題)。

2020年10月1日 星期四

一個民主啟蒙-我們的青春,在台灣Our Youth in Taiwan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Our Youth in Taiwan)上映的時候在我臉書上有許多的討論,但大概是當時沒很想要看這樣題材的東西,就沒有進院線看,只是爬了爬文章,想說等租片或串流。

後來,它得了當年金馬紀錄片大獎,引起軒然大波,又在臉書上看到一大堆討論。有些文章我看了,有些我沒看,但熱鬧的討論讓我這個沒看過電影的人,對這部片的內容已經有許多印象。加入catchplay+會員之後,就把這片收入待看,可直到昨天看完《幸福定格》,才忽然有動力點開這片來看。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確實如我所知道的那樣,由導演傅榆、支持台獨青年陳為廷和在台灣讀書的陸生蔡博藝三視角組成,記錄的時間長達五年(從2012-2017年),敍事事上分成幾段:地方社會運動、串連型的學生運動、反服貿行動,到太陽花學運可以說是一個高潮和轉折,接下來陳為廷和蔡博藝都有意從體制外的反抗倡議轉向體制內的改革(參與選舉),但兩邊都失敗,以致於一路追隨他們身影的導演傅榆,必須回到自身的視角,重新梳理這一整段旅程的意義。

只是看結構的話,其實就像此前閱讀文章那樣,覺得這部片保存了同世代人一部分的集體記憶,並透過導演自述去問:民主是什麼?社會運動的意義何在?但真正看完約兩個小時的長片,才能真感受到這片所以引人討論的原因:它的真摰。

一開始導演的聲音,她說的話和視角,都令我有些尷尬和出戲,但隨著故事推進(他們一起出發去中國和香港、太陽花運動時候對不同立場的觀察、蔡博藝陸生身份引起的問題到陳為廷因性騷擾退選的事件等),卻漸漸可以從她的位置去聽和看,可以理解她為什麼要成為這部片的第三視角。

因為唯有如此,《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才不會成為一部失了焦點的紀錄片。它不是導演預先想的那種「記錄社會運動如何產生影響」的紀錄片,它也不是「陳為廷和蔡博藝」的傳記式紀錄片,它是關於「一個民主啟蒙」(導演自己,也是同世代許多人共同經歷)的紀錄片。

就像電影裡拍下太陽花運動期間立法院內的小政府,就像太陽花運動後陳為廷像流星一樣一閃而逝的影響力,像蔡博藝在淡江大學與網路上受到的各種質疑(有體制上的、有民族主義上的),像當時馬政府和立法院長王金平對太陽花學運的回應,也像當時所有到場與在家關注的群眾...。民主不是一個人的事,也不是一小群人的事,有時候不公平不正義可以藏在其中,有時候民族主義帶來的歧視可以藏在其中,激情是一時的,而激情消退後的現實是殘忍的。民主是「每一個人」親身經歷才能理解的事,其中包含了大量迷網和失望,但就像電影最後傅榆與陳為廷、蔡博藝的對話一樣,最終你會會理解到「不要把希望放在特定的人身上」,因為人是會不斷前進和改變的,而「民主」是一個體制,它可能好、可能壞,能讓人有希望、也時常令人失望或生氣。

雖然晚了點,但還好看了這部電影。雖然看完也寫不出什麼厲害的文章(印象中有許多人都寫出厲害的文章了),但還好沒有因為知道太多而錯過。推薦給所有人。

#中秋依然宅在家看串流的我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