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1日 星期二

肢體語言學—PINA


多年前朋友推薦,一直記在心裏。前陣子知道它要重回大銀幕,就決定要看。結果病了一場,完全忘記。

前幾天阿美姐問:想看 pina 3D,需不需要買隱形眼鏡,我才又想起它。查了場次,衝了華山。(我會3D暈,所以完全不考慮3D)。

很酷的一部片,對我而言根本是一門「肢體語言學」的入門課程。舞者的身體能力令人嘆為觀止,碧娜鮑許對舞蹈的看法得以透過他們的身體展現出來。不是透過文字、語言,而是透過身體。

還好沒有看3D,還好這部片只有104分鐘。很久後進電影院,忘了帶外套,冷到不行,即使偷偷喝了幾次水,喉嚨還是乾到不舒服(晚上果然就痛了)。

6月還有《尋人啟弒》、《嬰兒轉運站》想要看,但就⋯再看看吧⋯(跪)。

2022年6月14日 星期二

行遍天下:安東尼波登電影Roadrunner: A Film About Anthony Bourdain

 

(本文大雷,未看勿入)

HBO GO最新上架的紀錄片《行遍天下:安東尼波登電影》讓我忍受由史以來最多的暈眩鏡頭⋯因為它太好看⋯比什麼傳記電影都好看。

一開始,這紀錄片就跟你說,這是一個悲劇故事,而事實上會點開這部片的人,應該都已經知道結局。只是還是會想知道:為什麼?

安東尼波登在大眾印象中如此幽默風趣、膽大過人,各方面都像是人生勝利組的人,為什麼會走上絕路?

紀錄片從他寄給朋友的一封信說起他如何從一位主廚變成暢銷書作家,再從暢銷書作家變為一個旅行電影節目的主持人,以及這些轉變對他生活、性格、思想與情感的影響。原本的他,是一個有點怪,讀很多書看很多電影,可以安靜寫作,過著平凡穩定生活的人。變成一個一年有二百多天在旅行、家喻戶曉的名人之後,他無法再過原來的生活。大眾看到的他是關注各種議題、勇於嚐試新鮮事物、思想自由開放,甚至樂於分享生活的人。然而,在銀幕外的他是怎樣的人呢?透過大量訪談我們知道,他原本的生活與原本的狀態,在他成為無時無刻都有攝影機跟著之後,就漸漸消失了。

如果說這是遠因,那麼近一點的因素會是什麼呢?紀錄片後半部分聚焦於波登最後幾年在身邊人(特別是他的工作伙伴和朋友眼中)的變化。當時他有了一段與義大利女演員的新戀情,他很看重這段感情,因此在香港之行導演意外無法同行時,決定讓他的義大利女友擔任導演,而後發生對劇組而言不可思議的決策。他的組員認為波登改變了長久以來的默契和習慣。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而後發生一連串的事情。

事情發生的前一天,波登與多年好友進行拍攝工作。然後事情發生了。紀錄片中呈現的近因是某個小報拍攝到波登女友與其他人拍拖的畫面,在拍攝現場就有工作人員發現他的異樣。但沒有人想到悲劇會立刻發生。

我非常喜歡這部紀錄片。它的目標不是去怪罪任何人,而是從波登的生命轉變中,尋求關於他生命的問題和難處。波登在紀錄片中,沒有被神化,也沒有被眨低,他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極有才華魅力、有精彩的人生,但他面對孤獨、不快樂和沮喪也是十分真實。

2022年6月6日 星期一

輕快精彩的政治型犯罪電影-金權性內幕The King

 


在Netflix上用「王」這個關鍵字隨意搜尋時看到這部《金權性內幕》。對這片名有點印象,想說也沒有找到別部想看的片,就決定看看。兩個多小時的片,意外流暢,劇情的推動、角色心境的轉折,都讓人會想續看下去。看到中後半,甚至結局,才明白這真的是一個「王」的故事(難得Netflix沒有亂推?)。有點不懂台灣片名為什麼要翻作《金權性內幕》,這電影實際內容跟這片名實在有點不合。

整體來說,這是一個鄉下地方小混混的孩子力爭上游的故事,那不是寫實的那一種。電影用了許多手法,提高整部片的可看性。劇情上,像一般犯罪電影那樣翻來翻去,爽度足夠的同時,也放入大量韓國政治、文化、社會的歷史黑暗面(這部分韓國人看了可能比較有感)。雖然不是寫實的風格,但對韓國整體文化有興趣的人,不妨一看。

2022年6月4日 星期六

今敏《妄想代理人》

 

前幾年今敏《妄想代理人》分前後兩篇在台灣院線上映,印象中討論非常熱烈,許多人說是「神作」。串流平台上架以來,也時常看到它,但片長太長,使我一直缺乏動力。

昨天病情稍緩的時候,在串流平台上找來找去,找不到可以看的片(不是已經看過,就是沒有興趣),才終於決定看看這部傳說中的《妄想代理人》。

大學和研究所時,曾聽朋友說過今敏。當時在圖書館把可以找到的今敏動畫DVD都借回家看了。如今大多不記得劇情,只印象確如朋友說的很厲害,但怎麼厲害個法,我也不太記得。

後來,在一門「後現代是什麼?」的課堂上面,聽同學報告把一些「後現代」理論拿來討論今敏的作品,才大概知道原來從理論角度去看今敏的動畫是怎麼樣的厲害。我的記性太差,又事隔多年,現在不記得細節,只有印象是運用虛實交錯、多重素材拼貼、虛擬世界取代真實世界等概念。

《妄想代理人》把這些概念都做的很透徹。確實如許多人所說,令人非常佩服的作品(即使到今天看仍然會覺得厲害的那種作品),且可以強烈感覺到作品對現代社會和人性的觀察(這些在今敏其他作品中也十分常見):展現出現代社會裡的空虛心靈,人類的黑暗面,二次元世界對現實的滲透,精神壓迫和逃避心態等都覺得非常精彩。

講述的東西很強烈清晰,手法風格也完全沒話說,但現在的我好像比較沒辦法像以前那樣喜歡今敏的作品。究竟這些年我什麼改變,也有點說不上來。

2022年6月3日 星期五

人性的文盲-為愛朗讀The Reader

 


(本文全劇透,未看勿入)

之前聽一位朋友說《為愛朗讀》是他最喜歡的電影,就默默把這片列入待看。這兩天病倒在家,腦子稍稍清醒的時候,打開Netflix,發現有這片,立即打開來看。

故事從男主角邁克的角度出發。十五歲時放學回家途中,生病坐倒在路邊,漢娜幫助了他。接著他們展開一個夏日的戀情,邁克朗讀給漢娜聽,然後他們做愛。沒有一般性的開始,也沒有一般性的結束,漢娜調職之後,就從邁克生活中消失。邁克繼續他的人生,在大學討論課旁聽法院審判時,意外看到漢娜被以二戰集中營守衛,被指控謀殺了兩百多名猶太人。漢娜被指控是主謀,寫下了整個事件的聲明。其實漢娜並不識字,原可以否認主謀的罪名,但她出於羞恥(不願承認自己不識字),決定承認罪行,因而得到終生監禁的判決。邁克不知如何面對這件事,選擇不去處理,繼續他的生活。結了婚、有了孩子、離了婚,某次整理自己書籍時看到往日朗讀給漢娜的書籍,拿出錄音機,一一錄給漢娜。在監獄中有無限時間的漢娜,聽著聽著,開始學習認字。漢娜給邁克寄的信,都沒有得到回信,直到二十年刑期將滿,監獄負責人連絡邁克,兩人才見上一面。最終漢娜沒有準備離開監獄,而是在應該要離開那天自盡,留下一小罐的錢,請邁克代為轉交給倖存者。

邁克最後與倖存者的對話,應該是最能點出全劇重點的部分。漢娜不知道她所做的事的可怕,正如漢娜不知道她對邁克的影響有多深一樣。倖存者給邁克的回覆是,她無法接受漢娜留下的金錢,因為那若是一種赦免,她不願給,也沒有資格給。她也說:「集中營裡什麼都學不到」,你無法要求倖存下來的人接受或原諒加害者,為了讓你自己好過一些。

如此看來《為愛朗讀》並不是一個愛情故事。它講述一個人,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曉得自己所做對別人影響有多深遠。或許我們可以說這是一種「人性的文盲」。在集中營做守衛的漢娜、忽然跟邁克在一起又忽然拋下邁克的漢娜,在行動的當下,並不思考她的行動。我想這故事應該是從漢娜鄂蘭《平凡的邪惡》所指出的概念,具象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