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8日 星期三

我是人,應該被有尊嚴地對待-我是布萊克 I, Daniel Blake


(本文有雷,慎入)


最初是在清華的夜貓子電影院看《尋找艾瑞克》,後來在東海角落習齋的電影沙龍看了《我的名字是喬》(My Name Is Joe),又在三餘書店看了《以祖國之名》(Land and Freedom)。回想起來,根本是我看電影的足跡(因為是各地方影展不能放過的一位導演吧)。

其實不算是肯洛區的迷,只大概看了六、七部他的作品,但很喜歡《天使威士忌》( The Angels' Share)、 《尋找艾瑞克》(Looking for Eric) 以及今年這部《我是布萊克》(I, Daniel Blake),喜歡社會寫實的風格,也喜歡所呈現出來那些人的處境。

肯洛區電影裡的角色很真實,他們都是不完美的平凡好人,因為落在某樣處境,而逼使他們做些什麼。

《我是布萊克》的主角丹尼爾布萊克是個因心臟病發而無法繼續工作的木匠。他的醫生與治療師都認為他還需要休息復健,不能回去工作,但健保專員卻以制式化的表格將他擋在補助之門外。他的生活需要政府的津貼才能夠支持,但卻因為條件不符,夾在兩種補助的中間,一毛也領不到,想要上訴卻又卡在行政程序,一等再等。由他的處境反映了行政體系的官僚態度、數位化與數字化管理方式、缺乏同理心和僵化的機構,如何排斥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布萊克為補助奔走的過程,遇上了帶著兩個小孩的母親凱蒂,帶出了另一條生命之路。凱蒂是年輕的單親媽媽,為了有較足夠的生活空間,而搬離倫敦到這個地方。她希望學業與孩子都兼顧,卻因著沒有補助、找不到工作,陷入困境。布萊克雖然自身難保,卻仍然盡其所能地幫助她和她的孩子,而形成互相扶持、類似家人一樣的關係。

整個故事,讓我想到今年看的另一部片《明天別在來敲門》,一樣是喪妻的老人與他人建立新關係的故事。兩部電影都展現了時代變化,強調人際互動對生命的意義,展現了人性的善與惡。只是相對於《明天別在來敲門》的幽默,《我是布萊克》對社會的制度有更強烈的批判。

電影裡,布萊克噴漆與準備上訴時唸的講稿,是他不吐不快的聲音。他要求的甚至不是什麼公平和正義,而合理的「尊重」:作為一個奉公守法的公民,作為一個人,應當擁有的東西。這樣基本的一個人權,在強調行政程序的制度中,被犧牲掉了。

我想這部片精彩就在於,「尊嚴」不是布萊克一個人面對的問題,不是英國的問題,而是現代社會制度共同的問題。因為在制度之下,人是數字、是身份、是資格,而不再被當作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那樣對待。

***
(圖片來自網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