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7日 星期二

Netflix紀錄片《請服藥》(Take your pills)

 


前陣子看《后翼棄兵》時,室友跟我一路都很關注女主角嗑的那藥丸。我們對今日的精神科用藥還算有些熟悉,因此對影集裡那藥的藥效感到困惑:如果是提升專注力,台灣最知名的藥一定是被稱作「聰明藥」的利他能(Ritalin),特別是在故事裡給孤兒院孩童定時服用的設定,難免令人往過動症用藥方面猜想。但後來禁止給兒童服用那藥的情節與更後來領養女主角的母親有那種藥的處方籤(似乎是用來安神助眠?)的部分,讓我們覺得不像是利他能或類似的藥,最後我們認為那藥可能是虛構的設定(當時覺得如果真有這種藥,大家一定嗑爆,應該不會這麼難想像吧)。

看完之後也沒有再去想它,直到昨天在家想說開個Netflix看個紀錄片好了,就發現這部《請服藥》。點開看的時候,其實已經有想到《后翼棄兵》,但更多是看簡介時覺得:阿德拉(Adderall)是什麼?比利他能還威嗎?來看看Netflix拍了它什麼好了。

一看才知道阿德拉不單是在美國是知名度超高的藥(知名度應該不亞於用來抗焦慮的贊安諾吧?),許多流行文化(電影、影集、歌曲)都用過它的名字,而且使用人數成長快速(且明顯比其他國家來得多)。

上網查這個藥名的話,會查到「美國是必須經由醫師處方才能使用的藥物,舉凡 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D(注意力缺陷障礙症)、嗜睡症等,都能試著服用此藥改善症狀。」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是以ADHD、ADD的診斷得到處方籤,在台灣ADHD、ADD的診斷應該是用利他能比較多,但嗜睡症患者可能可以得到阿德拉。

《請服藥》紀錄片中訪問了正在服用阿德拉的人與曾經長期服後但目前沒有服用的人,配上許多專家學者醫師對阿德拉的研究和討論(有一段討論到利他能,但利他能的歷史沒有阿德拉長,而引起的討論可能也沒像阿德拉那麼豐富)。其中最令我驚訝的大概是片中說到阿德拉其實結構上就是安非他命,最早被發明且大量使用於20紀60年代,後來一度沉寂(可能是因為被視作毒品,讓大眾有不好的觀感),直到近十年才又以治療ADHD、ADD重新回到美國社會(其他國家我不確定,因為在台灣並不太有機會知道這藥),接著使用者就以極快的速度成長。

服用阿德拉究竟能如何呢?真的會變聰明嗎?紀錄片中提到一個有意思的實驗,比較服用阿德拉與安慰劑的兩群人,服用安慰劑對照組各項表現都一樣,只有一題,服用安慰劑的人和阿德拉的人回答明顯不同,那就是「你是否覺得服用藥物提升了自己學習和認知的能力?」服用阿德拉的人明顯覺得自己的學習與認知能力提升了,而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則沒有如此感覺。

這樣的研究結果代表什麼呢?該研究的學者表示:這可能表示阿德拉實際上不一定提升了人的學習與認知能力,但它可能讓人的腦認為它有這樣的效果。這表示即便阿德拉沒有實際提升人學習認知事物的能力,它確實使人有自信和動力。

除了提自信之外,它是一種興奮劑,可以讓人感覺精力充沛,可以面對源源不絕的任務,甚至不去注意到身體的不適。因此,它是一個確實有效果的藥物。只是問題是長期服用耐受性會明顯增加,以致於漸漸地不在只是小劑量穩定服用,需要不斷增加用量外(成癮或者依賴),還有可能導致失眠等結果(又需要另外吃鎮定類的安眠藥助眠)。

跟室友分享我看《請服藥》之後,覺得《后翼棄兵》裡女主角嗑的藥很可能是以阿德拉(20世紀60年代可能叫別的名字),但若是阿德拉的話,影集中唯一不合理的地方是女主角後來的媽媽在失眠酗酒時拿到的處方籤應該不會是阿德拉一類的藥物。室友回答,那在網上查查看,也許早就有人說過了也不一定。

目前在網路上查到(排在搜尋最上端的)中文資料,排在第一筆的是文章〈電影視界|NETFLIX 神劇《后翼棄兵》裡的「綠色膠囊」,原來不是虛構藥物?〉裡說影集裡虛構名稱為「xanzolam」的鎮定劑可能是導演取材於治療焦慮,失眠及其他藥物的症狀用藥「Librium」。我另外去查了「Librium」,覺得媽媽用的藥很可能確實取材於此藥。但女孩小時候在孤兒院被規定服用的藥物卻與「Librium」的藥效頗不相合。再則當時是讓孩童們白天吃,顯然是希望讓他們能專注任務,變得乖巧好管理,並非用於安眠。女主角是因著友人推薦,所以才在夜晚服用,而產生了奇異的效果。

另一篇也是在搜尋前幾名的Ptt八卦版上的文章則是直接問網友:女主角吃的是什麼藥丸?下面的留言有認為是利他能的(畢竟在台灣最有名的聰明藥就是利他能),但讓我意外的是也很不少人回了阿德拉(有一位網友甚至也提到這部《請服藥》)。

比照影集的設定與目前查到的資料,女主角吃的藥應該還是一種混合不同藥物的虛構藥物(或者是當時版本的阿德拉也被用於安神之類,只是今日我們比較不曉得),可以說又回到最初我們看完的推想。

回到《請服藥》一片,影集花大量時間討論今日阿德拉被大量服用的狀況,將背後的根源指向美國資本主義與高度競爭社會。影片最後留下的問題是:阿德拉作為一個選項究竟是不是好的呢?

觀看這紀錄片的我則不斷想到近期讀完的《北歐萬有理論》中,作者一再說明的「美國夢」已經不在「美國」(而是在北歐)的觀點。當資本主義發展到美國現在的樣子,從求學開始到進入職場,不斷與他人競爭的狀態,但其實像北歐幾個國家以國家力量先保障每個個人從出生到老死的醫療、教育、生產到養老等基本人權,是不是更是可能除去阿德拉這類藥物被濫用的可能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