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2日 星期四

生命一種—BPM 120 Beats Per Minute





收假日衝了《BPM》,那天陰天微涼,華山人潮爆多,看《BPM》的人也不少(但沒全滿,應該也不算賣頂好吧…)。

這部也是從去年金馬期待至今,將近兩個小時的長片,步調不快卻不令人感覺漫長。

與浪漫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不同,《BPM》的愛情在電影裡比較像是政治運動的參照點,從激情、陪伴到告別,像紀錄片一樣的敍事剪輯,使疾病纏繞的關係(雖然也是很浪漫)給人更為真實的感覺,議題的討論卻也不被削弱( 要保護自己,也要保護別人…藥商、政府與民權團體之間的衝突…知識需要被傳遞出去…等等)。

對我個人來說,同志身份與他們的愛情並非本片重點,電影強調的是疾病的真實與病患的人權…。愛滋病應被正視,患者並不可怕,理解之後也許仍會有恐懼,但要知道他們跟我們沒什麼不一樣…。

愛滋病(可以代換成其他被邊緣化或歧視的任何疾病)是我,愛滋病是你,愛滋病是我們。人權團體內部也會有意見不同、互相衝突的時候,但就像家人情侶的關係,珍貴的是在衝突之後仍能理解陪伴,奮鬥直到最後。

電影也許有些美化了他們的關係,但後半部分的劇情讓我想起以往身邊與疾病奮鬥過的人。不離棄的陪伴真的是愛的最好方式,雖然知道終究需要說再見,但至少最後的日子不是孤單一人。

政治運動能夠推展到什麼地步是一回事,他們面對的跟其他所有患病的人一樣,終究是自己生命的結束。確定自己得病之後的人生還是要過,只是也許...看世界的方式有那麼點不同。透過主角的生命,我們看到的不只是這個運動所做的努力,也是一個人生命的隕歿。

***
圖片來自網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