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7日 星期二

名為過去的監獄-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



(有雷,慎入)




《海邊的曼徹斯特》在美國評價口碑皆好,原排在今年初必看片單上面,居然剛好抽中特映,得以在上映之前搶先看到(人生第一次抽到特映)。

137分鐘的電影以凱西艾佛列克飾演的主角「李錢德勒」為主線,從他有心臟疾病的哥哥忽然過逝開始,講述他回到故鄉,安排他哥哥後事、看顧他姪兒的一段時間,現實與回憶交雜,過去傷痛與罪咎不斷來襲。意識流式的敍事配上深沉的弦樂,以懸疑的方式,慢慢揭開李錢德勒抑鬱的原因:意外毀滅了他的一切,這個他曾深愛的地方,變成他的惡夢。自責、罪咎和悔恨,讓他變成活死人。這地方的一切,都使他陷在過去的痛苦裡。

導演沒有把電影變成催淚片,情感的表達沉穩內斂,卻很成功地將主角說不出的悲痛傳達出來。

電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有兩段,一段是主角姪兒跟主角說他不想去波士頓,因為他在這裡生活得很好,而主角在波士頓不過是當個工友,工友這樣的工作,到哪裡都有,所以他認為主角應當回來,而不是他隨主角去波士頓。另一段則是主角與前妻在路上相遇,前妻一直表示歉意,而主角卻痛苦的無法言語。這一切都是因為過去發生的事,讓他失去一切、痛悔一生的事。


故事的最後,主角辦完哥哥的後事,決定安排哥哥的好友夫婦領養姪兒,讓姪兒能在這地方繼續他的生活。姪兒聽到這樣的安排時,再次質問主角:為什麼不留下來?主角終於告訴他,他沒法辦法留下來、他無法克服過去、他無法留在這個讓他痛恨自己的地方。然而,電影卻也暗示,主角這一趟回到故鄉並非沒有改變。雖然還是無法留在這裡,但姪兒與他產生連結、未來的可能性進入他的生命,使他不再將自己囚禁在一個很糟的工作和房間(彷彿是在折磨自己)。

對我來說,這部電影的主角是一個需要被「擺渡」的人。他陷在過去的痛苦裡,無法向前走去,恨不得自己死。他的哥哥知道他的痛苦,因此留下那樣的遺囑:不只是要將兒子託付給主角,也是希望「擺渡」主角,能夠從「名為過去的監獄」裡走出來。



***
(圖片來自網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