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沒有英雄的武打片—師父The Master





大學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在一間小小的簡體書店當店員。當時有一位工讀生很熱血地向大家推薦了一本書,叫 《逝去的武林》。我對武術不太有興趣,雖然聽他講得很有意思,卻仍沒買下那書。後來我才知道寫《逝去的武林》的叫作徐浩峰,是個頗為厲害的人物。

前些日子讀書會朋友談到徐浩峰拍了部片,拿下去年金馬最佳動作設計獎,在某個圈子裡評價極好(幾乎被封為神片)。一位朋友看過徐導前作,成了粉絲,把三部作品都找來看了,覺得部部皆好,獨樹一幟。之後,在網上又看到我喜歡的影評686和黃以曦分別寫了文章,前者談徐皓峰,後者推薦《師父》。這一切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想要看看究竟是什麼樣的一部片?

電影講述詠春拳廣東人陳識北上天津想開館,讓南方拳在北方揚名,以報答師恩。可天津有天津的規矩,外人難以打入。陳識與天津一門派的鄭師父商討出了辦法,決定在天津收一個徒弟,讓徒弟去踼館,打出名堂。

因此它並不是一部英雄片式的武打動作片,而是一部力圖呈現「武術在民初社會的變遷」的電影。

關於這個主題,我像許多人一樣想到王家衛的《一代宗師》。《師父》與《一代宗師》確實都想要呈現這個時代巨變下的中國武術,各門派在傳承、遷移、變化中間,不單是面對內部傳授功夫的真假、門派間的競爭與合作,還要面對整個軍閥戰亂的時代。而《師父》不同於《一代宗師》,它突顯的是「真」,而不是華美動人。

《師父》突顯的「真」,不是「真有其人其事」的「真」,而是時代氛圍、武林規矩、武術精神、人心人性的「真」:習武之人,不是超級英雄,沒有要懲惡除奸,他們想要的就是揚名立業,但經歷清末民初變革的中國社會,武林成了邊緣,軍閥槍炮才是權力所在。這樣的世界裡,沒有黃飛鴻、霍元甲、陳真與葉問,沒有超級英雄,也沒有民族英雄。不過,沒有飛檐走壁、沒有輕功氣功,講求「真」的武打,卻好看得讓人重新認識「武術與功夫」。正像黃以曦的文章所說:這是一種「新的」的感覺

除了這些,我還喜歡這部電影裡交錯的人際關係、各懷鬼胎的計劃、人與人之間充滿矛盾的情感與你來我往充滿政治味的對話。觀看的過程,似乎需要多一點保留,懷著好奇的心,跟著電影繼續走下去。

如果說「武俠片」有「武」與「俠」兩種不同取向,那麼對我來說,《聶隱娘》更注重在「俠」,而這部《師父》則更注重在「武」。一樣的是這兩部片都不同於我們印象中的「武俠片」,而試圖透過這樣的題材表達更多屬於中國的(時代之中的或時代之外的)問題,且以更為忠實的方式。

***
(圖片來自網路)
(686文章:實感與美感--從徐皓峰看武俠片的回歸與開創
(黃以曦文章:https://www.facebook.com/inception719/photos/a.350968501765884.1073741828.350960898433311/477227902473276/?type=3&theater
(本文同時刊於ViewMovi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