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8日 星期一

絕對完結的愛—分手的決心 Decision to Leave

 


許久沒進戲院看電影的我,終於為了《分手的決心》進了場。非常享受的兩個多小時,離場後跟同行的室友一邊吃熱狗一邊聊電影。雖然《分手的決心》都排不進我們心目中朴片前三,但在今年看的電影裡排進前三應該不是問題。

這兩天讀韓炳哲的《愛欲之死》時,直覺地想到《分手的決心》。

「愛以死亡、以拋棄自我為前提,所以絕對。『愛的真正本質』,就在於『放棄自己的意識,在他者的自我之中遺忘自己』。黑格爾的奴隸的意識,是受到限制的,沒有能力進入絕對完結,因為他無法放棄自己,換句話說,沒有辦法死亡。絕對完結的愛能穿越死亡。雖然死於他者之中,但是隨著死亡而來的卻是回歸自己。不過,和解後從他者回歸自我,絕對不是暴力地將他者據為己有,那是對黑格爾思想主體的誤解。這種回歸自我,是他者餽贈的禮物,是對屈服與拋棄自我的獎賞。(頁57)」

一位朋友說她看完電影後和男友討論男女主角如果在一起會不會幸福,男友認為會,但她認為不會。我當時回說:按這部電影的意思,男女主角不能也不會在一起,他們必須以這樣的方式結束,才能完成他們之間警匪/愛情的關係。讀《愛欲之死》時,不斷回到我腦中的也是關於女主角與男主角最後一段通話中說:「當你說愛我的時候,你的愛已經結束了。我的愛卻開始了。」女主角清楚知道的男主角叫她把手機丟到海裡,是如何毀滅男主角自我的一個行動,因此她接收到了男主角的愛。男主角沒有察覺自己的愛,而是感覺到受騙以致於全然崩毀,直到女主角再次出現,並且帶來一則殺人事件。神秘的現身與奇異的巧合,是女主角一手主導的愛的告白:一切只為了恢復你之成為你的原本樣貌。那個你是警察,而我是嫌疑犯。最初是如此開始,最終亦是如此結束,但結束不同於開始,因為通過了愛,你和我都不屬於原初的自我。

「馬西里歐,費奇諾認為愛是在他者中死去:『透過我愛你,你也愛我,我在思念我的你之中,找回了自己;在我放棄自己之後,又在保存著我的你之中,贏回了自己。』費奇諾寫道,情人遺失在他者的自我中,卻在這樣的消逝與遺忘中『贏回』或『占有』自己,這種占有就是他者的餽贈。(頁58)」

原本充滿哲學術語的討論,透過《分手的決心》卻讓我感到具體可以想像。正像韓炳哲試圖論證的「愛欲」,朴贊郁在《分手的決心》呈現出來的愛情關係亦非今日熟悉的愛情關係,想像力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絕對完結的愛」始於精神也終於精神,也許太過抽象、太不現實,但對我來說卻也因此而顯出它的獨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