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4日 星期一

無聲的暴力- 過於寂靜的喧囂The Tribe

無聲的世界裡,
我們看見暴力的循環,
無所不在。

聽高雄的朋友說想看才注意到的電影,結果上映廳數極少(高雄台中都沒有),朋友只能等待將來高雄電影館影展,反而是在台北的我可以在第一時間進場觀賞。

電影宣傳沒做很大(畢竟一看就知道是藝術型小眾片),但無論簡介或是文宣,都做得十分吸引人(不必說那張吸睛的海報,看一眼就難忘)。在影展或特映先看過這片的影評心得,也都寫得讓人想要親身感受這部片。

導演強調這是一部「不需要任何對白,卻還能夠被了解的電影。」在影片一開始,就說明了他拍攝這部電影的出發點(表示沒有配樂,沒有對白,無須翻譯)。由此發展出一部關於聾啞少年寄宿學校的故事。

大量的長鏡頭、近距離跟拍、明確有力的肢體互動,把聽覺的需求,都轉置到視覺(佩服導演用鏡頭說故事的功力)。觀影過程中,視覺的資訊不斷衝擊我們,內心充滿了疑惑與期待-很想知道人物之間的關係(你當然不會得到明確答案,只能「猜」)、他們在幹麻(這個可能相對明確)、等下會發生什麼事(個人以為這是這部電影做得最棒的部分)。也許因為個人本來喜歡以畫面傳達情節的方式,所以覺得這部電影「極度好看」:在一個只能觀看和猜想的世界裡,每一幕每一個鏡頭,都讓人跟著角色感受,然後形成自己對於故事的理解(就是腦補)。

劇情本身不算困難(畢竟導演設想是像默片一樣的狀態),但看完以後,卻留下的感受豐富而持久。特別是其中幾個讓人難忘的片段(三次驚人的性與一次墮胎皆以直白明確的方式給我重重一擊),情緒和感覺都隨著畫面留在腦中,幾天過仍記憶猶新。


離開電影院之後,一直在想,這部無聲的電影,展示了什麼?

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無所不在的暴力。

電影透過年輕的主角,帶我們進入一個沒有聲音的世界,去「看」他們的「看」,但同時卻能「聽」他們「聽」不見的那種「暴力」。

一起去看這部片的朋友說,看的過程她會一直想到張作驥的《黑暗之光》。我可以理解她為何如此聯想,但就自己觀看的感受來說,這部片給我的是更為單純直接卻更為強烈的東西:一方面是不能聽的世界給人視覺上的感受似乎更巨大,一方面所呈現的暴力更加露骨。我反而想起了《壁花男孩》。

個人以為這部電影固然是一個「聾啞少年在寄宿學校」的故事,但它展示出青少年在學校、愛與性、金錢乃至於夢想與社會之間的問題。聾啞少年是特別的,但在他們無聲的世界裡,他不特別,只是其中一份子。當他面對無法解決的問題時,他只能以他所相信唯一的方式突破。那種方式是「暴力」。正是這種「暴力」讓我想起《壁花男孩》,想起藏在青春歲月裡無盡的扭曲與不能不面對的愛慾與人際問題,以及隨之而來的絕望感受。

最後那長長的一幕一鏡到底的戲,把無聲世界裡充斥的暴力血淋淋地展示在我們眼前。忽然之間,我們看見無聲的世界裡,暴力的循環無所不在。就像是「聲音」一直存在我們四周,就我們「聽不見」或「不曾用心聽見」一樣,人世間的「暴力」也是如此。


***
(圖片來自網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