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三餘書店週四地殼下影社放映主題為「中國導演的第一部電影」,分別是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陳沖《天浴》與婁燁《蘇州河》。雖然對這個主題頗感興趣,但時間無法配合,只能看到大學時代已經看過的陳沖《天浴》。
《天浴》是陳沖導演,改編自嚴歌苓的短篇小說的劇情長片。以文革為背景,講述知識青年下鄉的悲劇故事。因政治和情慾議題被中國大陸禁映,但成為1998年金馬獎大贏家(同時獲得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與最佳男女主角四大獎)。
不過第一次看《天浴》並不是因為它得了什麼獎,而是系上教授社會性別議題的老師配合課程放映的。那位老師很喜歡看電影,所以她希望透過電影來強化我們對歷史發展中社會性別議題的認識和思考,因此除了這部片之外,還放過《激情年代》、《純真年代》等讓人留下很多複雜感受的電影。相對來說,《天浴》並不特別震撼我,多年之後的現在,只留下「文革時期的悲劇」的印象。
這一次完全是想知道過了這麼多年、看了這麼多電影之後,再看這片,會不會看到什麼不一樣的東西,或是有沒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而決定去再看一次。
在100分鐘的放映與映後討論之後,我覺得這一次確實看得更清楚,也看到更多的內容。特別是由文秀成都鄰居男孩子所講述的開頭與結尾,讓我整個故事有不同理解。印象中這是個叫作文秀女知青下鄉與藏族牧馬人老金在西藏高原生活的悲劇。這次重看卻發現從鄰居男孩的旁白來看,這應該是一個由他所知到那些下鄉女知青的故事集合編撰成的悲劇,講得不是真實的文秀與老金,而是傳說中的女知青與沒有權力的邊緣人在文革時代的宿命。從這樣的角度看,文秀與老金都代表許多人,而電影中他們拿的東西、做的事、說的話也都別具意義。從看萬花筒到吃蘋果,文秀給人的感覺就像從天真的孩子變成世故的大人,老金始終都像他手上那個壞了的收音機,是個不被人看重、失去其原有價值的人,而貫串全片的「水」則表現出兩人情感的不平等與關係的變化。
因此,這次看這部電影特別覺得它是透過文秀、老金宿命的悲劇,控訴文革時期性別與權力不平等的關係。場部那些來找文秀的男人代表的是握有權力之人,文秀代表的是希望有身體換得權力之人,而老金則代表被權力閹割、一無所有之人。在鄰居男孩以傳說編撰出的世界裡,無權無勢之人只有滅亡一路。
至於現實真相如何,在外邊的人永遠不能看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