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看了婁燁的《頤和園》之後就一直想補完這部《蘇州河》,但當時能看到的片子畫質非常差,差到以為是盜版。過了十年進入串流時代,在catchplay+上看到,點開又停在前面蘇州河上超晃鏡頭。遲遲沒有看完,然後它就下架了。
這次《蘇州河》4K修復重新上映,是有點想在大銀幕上圓個夢。上週時間上最合的那天,因為一早就全身不適,而在最後決定看《喵的奇幻漂流》(舒服好看,也算是選對了)。沒想到週末就聽室友弟弟說因為想要這週的海報,而多出一張票。終於在大銀幕上完成了這個拖了多年的電影。
平日的裕隆城威秀,出乎意料地不少人看這部片。可能是因為被認定為一部「愛情電影」,前面放的預告片四支有三支是青春愛情片(一部日片兩部台灣片),光是預告就令人尷尬無比,很難想像看《蘇州河》的人會想要看這些片。看完《蘇州河》,更是覺得一大堆重映的票房好過新片,不是沒有原因的。
《蘇州河》的好看,不在於故事,而在於說故事的方式與拍出來的樣子。更簡單來說,婁燁就是一個拍電影的人,他知道怎麼拍出好看的電影。只是知道劇情,只是看劇照,完全無法體會看完的感受。
周迅後來大家都熟知,賈宏聲則停在2000年。同電影攝影師的角度看,賈宏聲演出的馬達,一開始不會給人什麼帥或有魅力感,但看著看著漸漸就認同於他在戲中的那種魅力,好像只是看鏡頭,就已經是那個讓女子動情的馬達。周迅就不必說,兩個角色,兩種神情,有像又沒有像,比什麼都更具說服力。
婁燁對手持鏡頭的愛與從所見所經歷中提取故事的能力,在《蘇州河》裡也已展示得十分完全。核心的那個設定「兩位長得一樣的女子」當然令人想起奇士勞斯基的《雙面薇若妮卡》與岩井俊二的《情書》,可由這樣一種想像發展出的劇情,卻仍保留了時空與角色的獨特性,讓整部片看下來,像夢一樣真實。比起後來我看過的婁燁,也許我更喜歡這部片展現的純粹與美。